代善看看長子這樣,又想哭了,這兒子……太實誠了!不過他們父子還真的沒當一回事,代善還是國公,換匾這事本就不是個事。對代善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分庫房。這是他的臉麵問題,一定要細化。於是老爺子開始清點庫房的東西,這些都是有單子的,當然清理了,臉又黑了一次。
這次他沒叫人,自己到了榮禧堂,把人都遣了出去,直接把單子拍在了史氏的麵前。幾輩子攢下來的好東西,大部分被史氏私有化了。老爺子能不黑臉嗎?
你想,《紅樓夢》裏,賈母出手多麽闊綽,賞丫頭都是把銅錢放盒裏,由著丫頭自己抓。於是從小在老太太跟前的寶玉也繼承了這一敗家的習慣。還有賈母沒事賞的那些古董、首飾、頭麵,就算是她出嫁時,是史家最好的時候,但史家人口也眾多,能為一個女兒把家搬空?
後來有人算過,賈母的去世前的私房達五萬兩(從她分財物時綜合算出的)。但這絕不是賈母鼎盛時候的私房總額。想想後期,賈家敗落,鴛鴦和王熙鳳合謀,偷典老太太的財物以解燃眉之急。書中隻寫了一次,而且也說,‘老太太其實是心裏有數的,不然鴛鴦怎麽敢拿?’還有修建大觀園時,老太太能一分不拿?加之全書中每年散落出去的銀子……所以算算,簡直比艾若他們分家時的家私還多了。
我們都知道,舊時的婦女,能自有的財務就是自己的嫁妝。嫁妝包含了女兒一生要用的東西,表明女兒一分一毫都沒用到你夫家的,這是女兒在夫家地位的象征。
賈母的父親是第一代保齡侯,同時他還是尚書令。而她兄弟是第二代,她的長侄襲了保齡後,次侄還特意給了一個忠靖侯。到長侄去了,還把老三弄出來,襲的依舊還是侯爺的爵位。當然,侯也分三等,遞減!可就算是遞減,到了第三代,還給老2再加一個三等侯的爵位,這不能不想想史家當初到底立下了什麽不世的功勞,讓聖人如此眷顧了。但眷顧是沒有用的,金陵四大家的護官符裏怎麽寫史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