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案幾上三張素紙已備,明思朝眾人頷首一笑,便朝台上行去。
掌櫃和小二們把憂慮關切的目光投向阿刁,阿刁卻一副目無表情的刻板模樣,看不出任何端倪。
中年文士同禮部尚書公子見明思從身側過,也跟著上到了台上。
台下眾人見他二人上去了,也一呼啦地站起數人,湊熱鬧地圍到了台前欲先睹為快。
隻見那方世玉站定第一個案前,提筆,朝眾人一笑,便落筆。寫的正是那中年文士所寫的那副楹聯。
運筆有力而嫻熟,寫的正是楷書。隻見字體方正茂密,筆畫間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隻片刻,一副楹聯便完成。
眾人相互對視,皆瞠目結舌。
若不是親眼所見,誰能相信這般雄渾的書法竟是這般一個弱冠少年寫出。
可還未完,隻見那方世玉微微一笑,移步到第二張案幾前,再度提筆。寫的是禮部尚書公子所題的那首小令。
還是楷書,卻又是另一種風格。
字字是棱角分明,骨力剛勁,一闋小令寫完,一副字字句間是疏朗開闊,清秀方整。細看來每個字骨力清勁而妍潤,又與第一幅字體有特色不同,其字體似有些為左密右疏,筆畫間是有虛有實,且虛實兼善。
“好!”圍觀的眾人中一驚再驚,此刻也忍不住大聲叫好起來。
那中年文士同那禮部尚書家的公子對視一眼,眸中皆現出訝然佩服的神情。
再看向方世玉時,麵上已是帶了欣賞服氣的笑容。
中年文士在大京雖也薄有文采之名,卻是布衣出身。此時見方少東家露這兩手便自知於書法這一道,自己是望塵莫及。
這兩幅字風格皆是不同,但皆能躋身大家之流。
心中卻也訝異,若單看這寫出的字,沒有個數十年的功力實難有此成就。可這方少東家眼見也不到弱冠之年。怎能有此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