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第一章序(時代背景可看可不看)

公元348年。是江左東晉朝廷的永和四年;是中原後趙朝廷的建武十四年。這一年,羯人石勒、石虎以赫赫武功建立的後趙國出現崩析征兆,數年間,先敗於慕容鮮卑,後敗於西涼張氏,國庫耗空,威風盡喪。而此時的石虎垂垂老矣,已沒有叱詫風雲之力。

由是,中原大地暗流湧動,四方豪傑虎視眈眈。

秋八月。

後趙太子石宣密謀篡位,先殺死兄弟秦王石韜,隨後在上林觀暗伏甲兵,意欲刺殺父親石虎。石虎臨行之前,大司空李農勸諫道:“大王小心,凶手有能力刺殺秦王,未必不能加害大王。”

石虎心生警覺,暗中布置,一番追查,查到石宣謀逆篡位之舉。

石虎當即大怒,將東宮上下人等一體擒拿,正欲處置之時,被尊為大和尚的天竺僧人佛圖澄求見。

大司空李農道:“佛尊此來必是為太子求情。如今,大王與太子已然有隙,若依佛尊之請,隻怕難以善終。”

太尉張舉道:“上林觀乃佛尊產業,太子之謀始於上林觀,佛尊難辭其咎。”

石虎頜首。

佛圖澄覲見後道:“石韜是大王之子,石宣也是大王之子;為一子殺另一子,石宣雖死不甘,冤魂會轉為災星,縈繞在大王宮闕,大王有難了。”

石虎信佛,聞言心驚,卻不改其誌,執意處死了石宣。石宣妻妾子女、心腹將領、近侍共五百多人,因連座之罪被殺,東宮衛士也被發配到涼州戍邊。

東宮衛士不下十萬,其中有一萬力大善射、身材魁偉之士,這些人是後趙軍中翹楚,石宣特意選撥出來,封他們為高力士;高力士也在此次發配之列。

石宣之亂平定了,石虎也病倒了,重立太子,成了後趙第一要事。

太尉張舉舉薦道:彭城公石遵、燕公石斌二者任選之一便可。

石虎欣然之際,戎昭將軍張豺道:“前兩位太子忤逆,皆因其母出身粗鄙,教養不當;大王再立太子,當選母貴者立之。另外,太子年大,定然不甘屈於大王之下,所以會發生變亂;再立太子,年齡不宜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