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給卡文了,我早就在存在草稿箱裏,可是沒發出來,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
“嶽教授,我能不能參觀一下這個房子。”小鷗。
“當然可以,請便”。小鷗隨後拉著小舅走進了別墅。
屋外,嶽國智:“老楊,你上次說的可不對,這小姑娘不是一般的美,而且身上透著一股說不出的韻味,對,空靈,就是站在她身邊好像任何歪門邪念都不會有了。這小姑娘真的象你說的,才12歲嗎?不會是唬你的吧。”
楊立偉:“我剛開始也以為這小姑娘也有18、9呢,結果看了戶口本,而且我也托人查了一下,是隻有12歲,而且生日剛過沒幾個月。”
嶽國智:“要是我再小個十來歲就好了,我就會等她長大追她。”
楊:“你算了吧,不光你想,我也想呢,隻可惜我家也是姑娘,要是小子就好了,等她以後搬來上海就可以近水樓台了。”
小鷗站在屋門口仔細的打量著這個呈長方形的廳堂,雖然這別墅建的有點年份外型也是西式,可是內在卻有著很濃的中國風。也許是原房主喜歡中國文化的緣故,從房間的格局,裝飾物,都采用了複古式。一樓迎麵是一個塗著紫紅色油漆的樓梯,長寬形的堂廳被樓梯一分為二,一邊客廳,一邊是餐廳。錐形房頂上鑲嵌著的玻璃天窗上灑下了縷縷陽光,客廳一側的牆麵是一排落地玻璃窗,整個客廳因此而光線充足,從落地窗可以看見院子裏那顆有些年份的桂花樹,而樓梯的下方則頂著一排實木做的置物架和一個小洗手間。而餐廳的中間是一個可以坐下12人帶轉盤的圓形餐桌(看來老外還是很喜歡中國風的,餐桌都用中式的)。餐廳的另一邊有一個小過道,過道的盡頭則是一個寬大的廚房,雖然這個廚房沒有小鷗的空間廚房大,可是在現在這個年代裏,上海有的人住的鴿子樓還沒這個廚房大呢(上海閘口區那邊的很多人家三代同堂,住的麵積還不超過60平方,有的更小)。小鷗又接著參觀二樓,發現二樓的房間都超大,而且每個房間都有洗手間,可能是與外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係,三樓的格局和二樓差不多,隻不過三樓有一個房間是象套間一樣,不光有洗手間,還有個小書房,而四樓是被分成了幾間的大閣樓,小鷗心想,這裏以後可以改建成自己的加工坊,小鷗從廚房的後門走出了別墅。廚房後門是一條用石子鋪成的小路,隔著幾米遠就有一排小房,有四、五間的樣子,看來是給工人住的,或是用來堆放物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