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剌孩領忽兄死而妻其嫂,生二子,一曰更都赤那,一曰玉律貞赤那。蒙語赤那譯言狼……《史集》特別解釋二子之名為雄狼及雌狼。赤那思部即此二子之後。
…………
赤那思即《元史·宗室世係表》之直斯,斯(S)為複數,意為狼之集團也。
——韓儒林《成吉思汗十三翼考》
三人匆匆跨上馬,跟著道爾基向西穿葦地,再向南繞堿灘,專走難留馬蹄足跡的地方往家急行。一路上,三個北京學生都有些緊張,不僅沒有勝利的感覺,相反還有作賊於豪門的心虛。生怕事後發了瘋的失主率兵追蹤,跟他們玩命。
但陳陣想到了被母狼叼走的羊羔,心裏稍稍感到一點平衡,他這個羊倌總算替被殺的羊羔報了仇。掏一窩狼就等於保一群羊,如果他們沒有發現並掏到這七隻狼崽,那麽它們和它們的後代日後還不知道要禍害多少牲畜。掏狼窩絕對是蒙古草原人與草原狼進行生存戰爭的有效戰法,掏一窩狼崽,就等於消滅一小群狼,掏到這七隻狼崽雖然很難,但還是要比打七條大狼容易了許多。可是為什麽蒙古人早已發明了這一快捷有效的滅狼戰法,卻仍然沒有減緩狼災呢?陳陣向道爾基提出了這個疑問。
道爾基說:狼太精了,它下狼崽會挑時候。都說狼和狗一萬年前是一家,實際上狼比狗賊得不能比。狗每年在春節剛過半個月就下崽,可狼下崽,偏偏挑在開春,那時雪剛剛化完,羊群剛剛開始下羔。春天接羔是蒙古人一年最忙最累最打緊的時候,一群羊分成兩群,全部勞力都上了羊群。人累得連飯都不想吃,哪還有力氣去掏狼。等接完羔,人閑下來了,可狼崽已經長大,不住在狼洞裏了。狼平時不住狼洞,隻有在母狼下崽的時候才用狼洞。小狼差不多一滿月就睜開眼,再過一個多月就能跟狼媽到處亂跑。這時候再去掏狼,狼洞早就空了。要是狼在夏天秋天冬天下崽,那時候人有閑工夫,大家都去掏狼崽,那狼早就讓人給打完了。狼在開春下崽還有個好處,母狼可以偷羊羔,喂狼崽教狼崽。嫩羔肉可是狼崽的好食,隻要有羊羔肉,母狼就不怕奶不夠,就是下了十幾隻狼崽也能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