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是八月中,豐收的季節到了,西山坳水田四周,熱鬧非凡。
今天是李家西屋請了人割稻子的日子,再加上又是稻田魚可以上市的時候,整個場麵顯得十分的歡騰,墨易邀請了鎮上鄭典一幫跟他差不多大的小子在那水溝和坑裏可勁的折騰,撈起來的魚有一部份已經被東西兩碼頭上的酒樓給訂下來了,雖然南方的稻魚不稀奇,但在柳窪這裏,稻魚可是獨一份,怎麽都是一個可以折騰的嚎頭。
而且不但酒樓,便是遊船上的船娘也差人也來訂上幾條稻魚,一些人文人雅士向往田園山水的韻味,這稻花香裏說豐年,再加上稻魚,說不準就能引起這些文人的詩性,若能給某個船娘吟上一首名篇,那這位船娘便立時身價百倍。
所以,幹河渠上幾條遊船的船娘都盯著這稻魚。
而李老漢則帶著幾個積年老農來幫著月姐兒割稻子。一個老農直接摘了穗子,在手上用經的搓了搓,隨後便把那米放進嘴裏嚼了嚼。
“怎麽樣?”一邊李老漢站在打穀桶邊用勁的打著稻子,脫穀粒,一邊問道。
“不錯,咱們柳窪能種出這樣的米來非常不容易,河工衙門,鎮老,裏正他們今年使不得又要添彩了。”那老農笑嗬嗬的道
一邊正用稻草提著兩條草魚的柳窪裏正方瑞這時晃悠悠的過來,聽到那老農的話,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也上前道:“老叔。你再估計一下這兩畝地這一季有多少收成?”
“比我先前跟你說過的還要多半成。”那老農眯著眼道。
“此話當真?”那方瑞瞪著眼問,之前他倒是聽老農說過,今年這兩畝地的收成能頂的上江淮那邊兩畝中田的收成,當時他是不相信的。雖然同樣是兩畝,但兩地氣侯差遠了,在他看來這兩畝有江淮兩畝中田收成的七成就算是不錯了。沒想到如今竟然是比原先這老叔估計的還要多半成,何況還有稻魚的收入,這絕對是一個了不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