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便是考察功課,由於年齡不等,課程的進度也不一樣作為一個能在大戶人家女眷中輾轉做館,還一直獲得不評價的夫子,江夫子顯然很會審時度勢
三房林若靜今年十歲,她的課程是單獨拔在最前的已經開始學著做詩詞三房令兩位姑娘,林若貞八歲,林若容七歲,年歲相差不大,便算是第二撥,目前在講詩經二房的三個姑娘年紀都小,算作第三撥,還在聲韻啟蒙上死磕林若拙雖然有著成年人的思維和自製力,學習進度比那兩個要快,但是她心黑,學的多,習簫和每日的鍛煉身體就占去了不少她不像男子要參加科考,樂的每天課程一點點推進,積少成多沒有表現出天才,保持著和林若菡差不多的程度,唯在一筆字上下的功夫多些
二房林若蕪年紀最小,跟著兩個有些吃力,不過林若菡向來很友愛,幫著她講解不少她本人又要強,課業倒是跟得上,人卻是最辛苦的一個
江夫子給三個年級挨個兒講課,沒輪到的就伏案用功二房三不約而同的抽出紙張,磨了墨,抄寫女訓
林若拙不緊不慢的抄著二十遍的量很多,對她卻不成問題因著想練好字,她本就會每天多加幾張紙的練習量練習的內容麽,某人未雨綢繆的清一色選擇了女訓女戒孝經,兩張紙的數量不多,一天天積累下來就可觀了她算過,扣除早期筆跡太過糟糕的一部分,再補足個兩遍的數就夠二十了
所以說,平時的積累是很重要的,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看,這不就用上了!
到午飯時,黃氏已經知曉了兩房女孩子在芭蕉堂的針鋒相對對於二房能放下矛盾同仇敵愾的行為給予了表揚當然,她表揚的方式很隱晦桌上加了幾個女孩子們愛吃的菜,時新的文具給她們分別多添置三套,還弄了個光鮮的名頭,美其名曰:因著孩子們抄女訓,才多添的林若拙要不是在這裏原生態生長了六年,也八成就把這表麵的理由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