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過來的時候,黃氏正和林若拙商量夏衣的婚事。夏衣今年二十,青春不禁耽擱。黃氏的意思是,嫁個小管事,依舊在林若拙房裏當差:“那孩子人不錯,是家裏的小兒子。現在鋪子裏學做生意。這樣過個幾年你出嫁了,兩口子就做陪房跟著一塊兒過去。還有小福小喜,一個十六,一個十五。過不了幾年也要嫁人。這一次進人,挑幾個小丫頭讓平媽媽和夏衣好好幫你調/教。你冷眼挑著,撿那老實忠心的做陪嫁丫鬟。”
十二歲的年紀,小學畢業生就要操心這個,古代女人真是傷不起。林若拙苦著臉:“母親,我看不出來誰老實、誰忠心。”
馮氏進來剛好聽見這句,噗的就笑抽了臉:“瞧這傻丫頭,賣身契在你手裏,拿捏她們還不容易。哪個出幺蛾子,或是打或是賣,一應發落了。看誰還敢背主!”
黃氏笑著迎上去:“大嫂怎麽有空過來。”
“閑著,過來找你說說話。”馮氏笑的和藹可親,拉著林若拙的手:“都要挑陪嫁丫頭,六丫頭可也大了,過不了幾年就該說人家了。”
林若拙被她這破天荒的溫柔口吻弄的渾身不自在,隻得傻笑。
黃氏救場:“事情就這麽說,你先回去吧。”趕了她出門。聽見外頭丫鬟送人的聲音走遠了,方對馮氏微笑:“大嫂,可是有事要說?”
“沒事,沒事。”馮氏笑眯眯的左右拉呱好一陣閑話,才半吞半吐的說明來意:“三丫頭今年十六,這親事人選也不知怎的就這麽艱難,我想著,還是咱們家外頭交往的人少了。見識的人有限。二弟妹你在外走動的多,認識的人也多。幫著你侄女兒留心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黃氏原本也猜到她差不多就是為這事,歎道:“三丫頭是我的侄女,焉有袖手旁觀的道理。但凡我能盡力的,定不推脫。隻是大嫂,這女婿人選有什麽要求你也給我透個底。別我這邊一頭熱了,你那兒不中意,可不白忙活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