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欣便跟崔管事說了一聲,瞅著上午的空閑時間,問明了置辦那些東西的商鋪,便朝著那兒去了。
關文則是打算上晌做完了工,擠了點兒時間去他姑姑關氏家裏走了一趟。一起做活的都知道關文家裏事情多,也願意幫他分擔一些活計,跟他說如果開工了他還沒回來有他們在,不用急。
兩口子這樣各自去忙關四的婚事,倒是分工合作,互不耽擱。李欣也第一次有一種身為嫂子的自豪感。
以前和婆家兩個小姑子待在一起,阿秀懂事,阿妹雖然膽怯卻也並不鬧騰,教她們什麽便學著就是,一段日子下來李欣便感覺這些都沒什麽好值得驕傲的。嫁過來第一次家裏要辦大事兒,擔子落在自己身上,雖然有點重,但無疑這也是她融入這個家很重要的一步。
況且這婚事一辦,關四媳婦兒進了門,家裏就有兩個媳婦了。聽說胡家姑娘心靈手巧,來得起事兒,家裏的活計想必以後也能跟她分擔一些。幫她把婚事辦妥當了,關四媳婦若是承她的情,自己在婆家也多了一個助力。
關文便又把李欣得的那二兩賞銀交給李欣,讓她看著置辦聘禮,臨走前李欣說:“估計今兒去買了,這二兩銀子就花得差不多了。”
鎮上的東西到底要比鄉下的要貴些。關文擺了擺手,“你看著辦就成,多買點兒實用的,老四媳婦兒過了門,娘家就剩一個瞎子爹,胡家姑娘想必也不放心。”
李欣點了頭,揣好錢趕到鎮上一家大些的雜貨鋪,比著心裏算計好的東西瞅,又和貨鋪夥計閑聊,順便砍價。貨鋪老板看上去是個精明的人,四十歲的樣子,有些謝頂,撥著算盤珠子言笑晏晏的,“大妹子這是要把我這鋪子裏麵東西價格都問高了去啊?”
李欣笑道:“老板這話說的,買賣買賣,總得貨比三家不是?誰都想買物美價廉的,我也是瞅著您這兒鋪子大,信用好,才到您這兒來買東西的。就是不知道,要是我買得多,老板給不給優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