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7年4月1日王庚踏入段祺瑞的府邸那天開始,接下來的這些天事情的進展迅速無比,1917年4月2日在段府西樓召開的國務會議上外交總長伍廷芳辭職,理由還是一個反對參戰,當天晚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演講發表戰爭谘文。
1917年4月3日王庚從段府搬出來入住陸軍部撥給的駙馬大街上的宅院,和女師大做了鄰居,當天下午這廝便正式去廊坊16混成旅上任。
1917年4月4日這廝在廊坊揮舞完了胡蘿卜和大棒便趕回了北京,又在段祺瑞和徐樹錚那弄到了一個模範教導團的武器裝備,同時多了一個頭銜:外交部對美交涉督辦。
除了要負責主持對美參戰協調、借款、援助和軍火貿易之外,還得自己想辦法解決三師六旅的美式裝備問題,當然,勞工招募和招兵合二為一統歸了參戰籌備處主理,這廝每月的津貼不過才多了500大洋,要做的事情卻橫跨了外交部、內政部和陸軍部。
1917年4月5日,清明節那天駐紮在廊坊的16混成旅全體開拔,除了機關後勤和輜重部隊在廊坊上了火車直接坐車到北京豐台下車,其餘部隊近8000人全副武裝徒步行軍一百華裏遇傍晚時分抵達了南苑新駐地。
廊坊原16混成旅的駐地卻並沒有被簡單放棄,而是留了一個連駐守,京津要害之地,豈能輕易拱手讓人,等新軍編練完畢王庚打算再派一個旅回來駐紮。
帶領模範連提前一天到達的參謀本部在蔣鴻遇的指揮下已經勘察繪出了了整個南苑駐地的地形圖,當然是在陸軍部提供的原有示意圖的基礎上。
這南苑位於北京豐台東南部苑因是古代皇家苑囿,又因原名南海子而得名,南苑元、明、清三代都曾是皇家苑囿,因苑內有永定河故道穿過,形成大片湖泊沼澤,草木繁茂,禽獸、麋鹿聚集。
元稱“下馬飛放泊”,明稱“南海子”,清稱“南苑”。明永樂年間,修建圍垣,並設有“海戶”護守。苑內養禽育獸,種植蔬菜、水果,專供皇室、官僚行獵和享用。清代除派駐千餘人的“海戶”“專司”管理外,還設置總管防禦等官加以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