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貨幣戰爭

第五章 廉價貨幣的“新政”

“列寧曾說過顛覆資本主義製度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其貨幣貶值。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沒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貨膨脹)這樣如此隱蔽和可靠地來顛覆現政權了。這個過程潛在地積聚了各種經濟規律中的破壞因素,一百萬人中也不見得能有一個人看得出問題的根源。”[5.1]

凱恩斯1919

本章導讀

凱恩斯稱黃金為

“野蠻的遺跡”,這一

“膾炙人口”的評價在中國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凱恩斯妖魔化黃金的動機是什麽?曾經堅決反對通貨膨脹的凱恩斯,怎麽會變成了黃金的死敵?

格林斯潘40歲時,仍然是金本位堅定不移的捍衛者,等當上了美聯儲主席之後,對黃金問題就開始顧左右而言它。雖然到2002年時,他仍然承認

“黃金是所有貨幣的最終支付手段”,但是他卻

“旁觀”了90年代西方中央銀行家們聯合打壓黃金價格的陰謀。

為什麽國際銀行家和他們的

“禦用”理論家們如此厭惡黃金?為什麽凱恩斯的

“廉價貨幣”理論如此受寵?

在人類長達5000年的社會實踐中,無論什麽時代,無論什麽國家,無論什麽宗教,也無論什麽種族,黃金被世人公認是財富的最終形式。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決不是凱恩斯等人幾句輕飄飄的

“黃金是野蠻的遺跡”就能化解的。

人民對黃金與財富的必然聯係早已成為生活中的自然邏輯。當人民對政府的政策和經濟形勢不看好時,他們可以選擇將手中的紙幣兌換成金幣,以等待惡劣的形勢出現好轉。紙幣自由兌換黃金實際上成為了人民最基本的經濟自由的基石,隻有在此基礎之上,任何民主和其它形式的自由才具有實際意義。當政府強行剝奪人民將紙幣兌換黃金這一與生俱來的權力的時候,也就從根本上剝奪了人民最基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