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距離太陽最盛的時間點已經過去了一會,現在又已經是十月底了,秋老虎的威力還在空氣中殘留,嚴冬的腳步又已經近了。但坐在咖啡廳裏的雅各布-提波,整個背部都被汗水浸濕了,手腳不安分的抖動著。
雖然和環球音樂約好了三點見麵,但為了表示重視,顧洛北兩點一刻就被三名隊友拉著來到了見麵地點。單從這個舉動,就可以看出憂鬱心境隊內對這次機會的渴望了。估計能夠保持冷靜的,就顧洛北一個人了。在他看來,就算是要簽約,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急切,隻有這樣,才能在談判中占據主動。這是基本的談判常識。可惜,這個常識在憂鬱心境的三個人身上不適用。
錯過了華納唱片,如果再錯過環球音樂,隻怕其他三個人的心髒會負荷不了。但說被這兩家大廠牌青睞,就是無數獨立樂隊夢寐以求的事了;但如果兩次機會都沒有把握住,隻怕就是人神共憤了。
其實,後來顧洛北才知道,在昨天早些時候,還有一家小型唱片公司也有給吉倫-哈斯打過電話,不過還沒有等吉倫-哈斯和隊友們通報這個好消息,環球音樂的電話就來了。對於新人來說,大公司的誘惑力自然是比無名小公司大得多,所以也就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顧洛北。
這家叫做“自由選擇(option)”的唱片公司,的確是地道的小公司,整個公司也不過才十二個人而已,是一家洛杉磯地區的獨立唱片公司。這些可憐的信息,還是顧洛北在網絡上查了好久才查到的。
一般來說,環球、華納這樣的大唱片公司,首先他們擁有完善的發行網,其次他們擁有造型、宣傳、錄音等一係列的客觀環境,還有完整的行銷計劃。因此,往往具有將一個平凡人塑造成大明星的能力。
所以,對於雅各布-提波等人來說,一個是連網絡都查不到多少信息的獨立唱片公司,一個是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環球音樂,選擇並不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