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注意到,電影中,東尼一直都在和心理醫生打交道,如果我們以心理醫生來作為電影的轉折點,就可以發現這個故事的起承轉合了。”顧洛北拿著話筒從容不迫地說到,在這一刻,即使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顧洛北嘴角自如的笑容依舊、眼底自信的眼神也依舊,單是這份沉穩自信,就讓顧洛北身上的光芒一點一點放射出來。
顧洛北朝克裏斯托弗-諾蘭露出了一個笑容,今天這位僅僅有一麵之緣的導演能夠到現場觀看電影,讓顧洛北由衷感覺到開心,而這個問題雖然聽起來是在刁難顧洛北,但其實也是在為電影做宣傳。一部走進電影院卻看不懂、隻能依靠上網站閱讀附屬書籍才能理解的電影,是沒有人會想看的。至少,對於發行商、對於大眾來說,是不喜歡的。
“死亡幻覺”固然是一部小眾Cult影片,但也要有人理解,才能證明其價值!
“影片中,東尼前後一共五次去見了心理醫生。”顧洛北抬起了自己的右手,開始細細數起來。理查德-凱利站在旁邊,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一方麵是因為自己的電影遇到了知音,有能理解的感覺真的太棒了;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顧洛北的出色,他對電影解析得越精彩,就是對電影的肯定!“第一次很簡單,東尼提到了弗蘭克,也提到了世界末日,但此時,東尼並不相信,隻是心中有一些擔憂而已。”
“第二次談話的焦點集中在了格雷琴身上,被心理醫生催眠了的東尼表現出了對格雷琴的興趣,在這裏,格雷琴至於東尼的重要作用,就可見一斑了。”顧洛北的講述十分簡單清晰,每說一句話,現場就有不少觀眾跟著點頭,顯然,他已經成功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過來了,“第三次,東尼談到了斯巴羅太太,也提到了那句‘所有生物都會孤單的死去’,這就在暗示著東尼內心的恐懼和憂傷。第四次的重點隻有一個,東尼明明根據時間軌跡找到了手槍,但卻對心理醫生說謊了,這就說明此時東尼心中已經有決定了。之後,東尼也正是用這把槍殺死了弗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