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校門,顧洛北徑直往毗鄰哈佛大學的波特〖廣〗場站走去。準備搭乘紅線地鐵去參與演出。走進地鐵,就可以看到一個兩百多級分為兩段的扶手電梯,站在坡度十分陡的電梯上,讓人有一種走進地道的空曠感和幽深感,迎麵有許多隻用銅鑄成的地鐵建設者的勞動手套模型,不規則地散落在電梯扶手旁。抬頭可以看到頂上掛著一塊塊畫作,近看是分開的,遠看則能夠鑄成一幅幅畫麵。
波士頓,美國最古老的城市,地鐵於1897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也是美國最早的地鐵。地鐵在英國稱為tube,法國人叫做metro,美國人則說subway,但在波士頓是以英文字母“T”字為代表的,據說是取交通運輸(transportation)之意,但在顧洛北個人看來,卻是根據英國的叫法沿襲而來的。
和紐約地鐵的匆忙高效不同,正如波士頓不緊不慢的生活節奏,這裏的地鐵也相對來說悠閑了許多,發車和到站時間都相對來說隨意許多。在這條使用逾百年的地鐵站裏行走,地鐵就像是百年滄桑的老人,而城市裏生活的人就彷佛他懷抱裏的嬰兒,地鐵裏許多陳舊的設施顯然有點不能承受曆史之重了。光線幽暗的走道裏,牆壁和地麵髒髒舊舊的樣子,沿著布滿塗鴉的牆壁往上看,屋頂更是沾滿了黑黑的灰塵,很適合拍攝驚悚片。
今天顧洛北運氣不錯,才走到鐵道旁,就看見波士頓那特有的宛薦加長公共汽車的三節地鐵車廂,紅色的車身表示著地鐵紅線。
走進車廂雖然隻有三節,但乘客並不是很多,比起紐約上下班高峰期時的擁擠,這裏倒有些悠然見南山的清閑。盡管車廂收拾得很幹淨,但一靠就知道上了年份的。座椅上的皮套不少已經裂開了。露出裏麵黃色的海綿,僅僅隻是隨便用電工膠布補貼之後就繼續使用:地板上的油漆已然斑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