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從來不缺乏有個性之人,不要說公眾人物了,就連許多普通人也會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公眾人物在媒體麵前大放厥詞、挑起口水戰、吸引目光,也不是罕見的手法。
奧普拉脫口秀,本身就是一個爭議的焦點,節目的選題曾多次引發了社會全範圍地討論。相比起來,顧洛北關於獨立音樂人的〖言〗論,實在算不上犀利。就算有看顧洛北不順眼的艾略特一卡特興風作浪,觀眾給予的關注也實在算是吝嗇。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期奧普拉脫口秀是失敗的,因為沒有能夠製作出足夠的話題,引發討論。
但換一個角度,這期奧普拉脫口秀又是成功的,更走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最成功的一期節目。節目收視人數突破四千萬,讓人刮目相看:同時,也讓觀眾們都把視線集中到了向來處於弱勢的獨立音樂人身上,一夜之間,無數獨立音樂人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在美國全國各地冒了出來,這無疑讓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人進入公眾的視線之中,其中隻要有一小部分人被發掘出來,那就是美國音樂界的福氣了。如果要把話往大裏說,這期奧普拉脫口秀對美國音樂界也是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奧普拉脫口秀播出之後,關於,“隻是一個夢”的樂評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隨處可見。在這種情況下,當初亞當一羅伊在,“滾石”裏發表的樂評就越發顯得午價值起來,能夠走在其他人前麵,發現了,“隻是一個夢”這首優異的歌曲,發現了埃文一貝爾這個有才華的獨立音樂人,這才是真正的伯樂眼光。
在接受采訪時”亞當一羅伊也是實話實說,把當初和泰迪一貝爾會麵的故事講了出來”“如果沒有那一分鍾,也許我就和這首歌擦肩而過了,那絕對會是我今年的遺憾。伯樂”也是需要機遇的。”亞當一羅伊對自己的眼光還是很有自信的,但他也不否認,伯樂找到千裏馬還是要看好時機的,否則就算擦身而過也不見得就能夠認出千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