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村廟,多為邪孽異物所居,食人之信仰,取人之精神,得以長存;奉神名仙望,為害與人,索地方靈氣,使萬物皆難;雖偶有善者,亦不多也。然上天神靈悠悠,少有管製,神乎?仙者?無閑也……
——《異地書妖邪篇》
我們家有幾張泛黃的舊紙,上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整齊的古篆體毛筆字,有兩張還殘缺不全的,開頭就寫了這麽一段話。
可別小看了這幾張舊紙,聽我爺爺說,這可是祖上留下的傳家寶,具體哪一輩兒人留下來的,多長時間了,也說不清楚,就知道是從明朝那個時候傳下來的,而且還不是人間的東西。
說起這幾張紙的由來還有這麽一段故事:
也不知道是明朝哪位皇帝在位的時候,我們祖上出了一個叫趙宗明的人,說起來這位老祖宗還是位秀才,可惜連續幾次科舉不中,隻能居家種地,倒不是他學問不如人,而是因為那時候能夠出人頭地的,不是世家子弟,便是富庶人家,趙宗明空有滿腹文才,無奈囊中羞澀,家境貧寒,所以雖有怨言,卻也隻能明珠蒙塵。
有一天,一個青衫道人路過趙宗明的家門口,圍著門前那石碾久久徘徊不肯離去,趙宗明好奇之下,就上前詢問那位道長有何貴幹,道長便說看上了門口那石碾,想要買回道觀,讓徒弟們平時習武練練力氣,開口出價便是一百兩紋銀。
趙宗明心下大疑,什麽石頭碾子能值一百兩銀子?還拿回道觀讓徒弟們練力氣,這不是扯淡麽?哪兒還尋摸不到一塊大石頭,怎麽偏偏就看上了俺家這石碾子呢?看這道長仙風道骨,定然是位高人,那這石頭碾子八成就是個寶貝了。想到這一點,趙宗明便說道:“這石碾乃俺家傳之物,不能賣。”
那道長聽了之後長歎一口氣,也沒再說什麽,翩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