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陳情訴衷至此,眾人皆是大笑。依著定下的規程,接下便是輪到李括作詩了。方前見到李括吹得一首好簫,玉真公主已是對這小郎君另眼相看。此番輪至他賦詩,更是充滿興致的想看看這小郎君才情如何。
見一幹眾人皆是望著自己,李括一時竟是雙頰染了兩朵緋紅,忙起身道:“小可才疏學淺,如有淺薄之處還請各位前輩指正。”
隻見他緩步而行,雙拳緊握,輕唇時而緊閉時而輕啟,一番緊張的摸樣弄得在座眾人皆大笑起來。
不想讓眾人看輕了自己,李括輕咳兩聲,緊咬了下嘴唇朗聲道:“陌上淺酌桑麻笑,醉臥桃源紅袖肴。醒熏輕拂濁酒痕,飄蓬疏狂圖一笑!(注1)”
長安軒瞬時變得寂靜無聲,如果說李括之前的奏簫之舉隻是出色的話,那他這首即興而作的七絕則足以稱得上驚豔了。畢竟眾人眼前的這個小郎君隻有二八年華,畢竟他隻是一個生長在長安沒有經過風霜磨礪的俊秀少年郎。
王維獨自捋著胡須,似笑非笑的向高適投向了打趣的目光:“達夫啊,都道長江後浪推前浪。王某總以為你我仍處風華正茂之時,今日聞括賢侄之佳作,才恍知你我皆已老朽,這文壇也該交由他們這輩年輕人了。”
高適滿臉自得的揮了揮手道:“哎,你我這把年紀也該消停消停了,多給子侄們些鍛煉的機會,畢竟人生彈指芳菲暮,若是等到了耄耋之年還不能看開放手,真是白白叫後人看足了笑話。”
玉真公主則是搖首道:“我大唐人才濟濟自不必說,年輕兒郎雖然中雖不乏才華橫溢者,但亦須有前輩大儒指點,不然若是囿於疊詞小曲,豈不是白白枉費了一身才華。皇兄廣開科舉便是希望野無遺才,年輕才俊都能入朝為大唐出一分力。若是沒了你們這些大儒名士指點,少不了一些定力差點的郎君便會流連煙花康裏之地,雖不失風雅但終歸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