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收藏)
(謝謝蘇流煙的平安符,麽麽)
楊家的婚事很快得到了落實,楊有誌雖然不情願,但究竟不是蠢貨,他見邢忠不肯相助,更對他那一番與邢姑娘兩情相悅的論斷嗤之以鼻,楊有誌就明白,這次不但得罪了井大人,更得罪了邢家,要命的是為此還失去了藍老爺的信賴與接濟。
在祖父母的勸說下,楊有誌也明白,娶井小姐是最好的結果。這幾年別人不知,可楊有誌自己心裏清楚,因為他過於熱衷人脈交際,和那些達官貴人打交道,所以在學業上不免落下了些。萬一這一次進京沒有中榜,他家沒有外援相助,豈不要重新被打回原形?
楊有誌一想到過去那種簡樸近似寒酸的日子,不禁握緊了雙拳。反正邢家也不過就是個小小的縣令,等將來自己飛黃騰達,做了天子近臣,定要邢家主動將岫煙送給自己,一解今日所受之恥!
年關一過,楊家就敲鑼打鼓的往太倉迎娶了縣太爺的小女兒,婚後不久,楊有誌更是撇下了新婚無多的妻子,獨自上京趕考。他一走,便像邢岫煙一開始了算好的,楊家變得天翻地覆,婆媳關係不融洽還是小事,楊有誌如花似玉的小妾薇兒和井氏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在楊家老太太的扶持下,最後弄的楊家正室不像正室,小妾不像小妾。
楊家頓時成了東街老街坊眼中的笑料,朱娘子因刺繡的手藝精湛,從前些年開始就每隔幾日就來邢家教導岫煙女紅。這朱娘子嘴皮子功夫最厲害,而且是從戶人家出來的,見識不是一般村婦能比,而且來的幾日功夫也瞧出黛玉的脫俗不同來,說話就更間夾著雅俗,引得黛玉紫鵑等聽了還想聽,學起針線來的勁頭竟比岫煙還足幾分。
年關一過,從南到北的江麵開始升溫回暖,整個蘇杭地區又開始了活躍的商業活動,市舶司日日有船從海外歸來,整船的香料、寶石、琉璃、象牙......不知多少奇珍異寶從市舶司的眼皮子底下湧進了天朝內陸。賈璉等的第一批船隻終於進了港口,他一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