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鄭屠

055,鄭臨風又裝書童,李洛靈相約詞會

(求收藏,求紅票)

這一聲“公子”比之“閣下”,不知又尊敬了多少,直聽得鄭飛心頭一顫,立刻抱拳朝著李清照回了一禮。

李清照的態度為何變了這麽多?鄭飛心中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這古人並不像現代人經濟觀念那麽強,他們寫個詩出個書什麽的更多的是為了博取世人的認同,更多的是求個“名”。

而且古代的文學作品流傳的方式十分有限,並不像今日這般,一傳上網就可能有機會瞬間家喻戶曉,那個時候靠的更多的是欣賞者的口口相傳和友人義務宣傳,

更何況李清照作為一名女子,雖然小有名氣,但其作品絕大多數也隻能作為深居閨院時的一個消遣,並不像男人可以那樣毫無顧忌的行走在外,與人談詩論歌。

所以她的作品能出的了家門便已是難得,就更不用說什麽流傳在大街小巷之中了。

一首首精妙絕倫的詞令卻隻能得到身邊的幾個親近的人欣賞,這不能不說是一代才女的的遺憾。

但現在,鄭飛作為一個從未見過麵的陌生人,居然能一字不差的背誦李清照的所有詞令,足以可見鄭飛對這些詞令是多麽的喜愛與欣賞。

還有什麽能比得到別人對自己作品的尊崇更令這些文人開心的呢?

也就難怪李清照表現出了刹那間短暫的激動,以及對鄭飛態度的轉變了。

李清照又看了看鄭飛道,“請問公子尊姓大名,是哪裏人氏?”

鄭飛聽了心頭一動,這可是李清照主動詢問起了自己的來曆,立刻回道,“在下姓鄭,名臨風,乃渭州人氏。”說罷又一指王進幾人道,“他們是在下的朋友。”

李清照一聽卻是微微有些驚訝,“渭州?可是種師道將軍轄下的渭州?”

鄭飛奇道,“就是那個,姐姐也知道老鍾經略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