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項少南的病也不是什麽大病,再加上他底子不算差,在家休息了一日,便好了。眼見著要種冬小麥了。
永柱趕著牛犁了地,又上了鐵耙,將那些大塊的土方耙得很細。
播種麥子比起收獲的時候,總的來說要容易許多。永柱趕著牛,犁出一道道的淺溝來,後麵跟著澆比較農家肥農家肥兌了水,比較清稀的淡肥,澆了肥就跟著撒麥種。雖然撒種是件很容易的事,不過剛開始做時,青竹總是掌握不好稀疏多少。最後再下鐵耙,幾圈下來就蓋好了土,很是方便。
由於播種比較省事,所以沒用幾天幾畝地都播完了。青竹一直惦念著夏家的事,很想回去看看。反正農活也沒多少,心想回去看望母親,陪伴下姐妹們也是極好的。
白氏的態度很是冷淡,隻讓青竹回去看看就趕回來,青竹可不聽,再怎麽著也得趁機休息一陣子。
青竹想,總不可能空手回去吧,總得帶點什麽。原本打算用自己攢下的錢買點什麽。可永柱後來偷偷給了青竹兩吊錢,對她道:“既然要回去,就風風光光的回去。多住兩天也沒關係,你大伯娘那裏我會替你說。”
青竹滿懷感激的答應著:“多謝大伯體諒。”
“去吧,你家姐妹多,隻怕是想你想得緊了。”
“嗯!”青竹用這兩吊錢,買了兩斤桂花糕,給蔡氏買了疋三梭布,一隻宰殺好的足足有四斤來重的雁鵝。還有些剩餘,青竹買了一斤棉線,半疋燈芯布,想著家裏還有些線頭。冬季的夜又長,給永柱做雙鞋子也好,也算是還他這些日子來對自己的關照。
買好了東西,青竹就徑直回夏家去了。由於蔡氏等也不知道青竹要回去,所以當她好不容易趕回家時,卻大門緊閉,進不了門。
青竹沒有法子,隻好坐在門檻上等他們回來。想象著見著青梅他們時,該是怎樣的高興,成哥兒應該又長高了些吧。突然想到該給他買些紙筆的,也好學著寫字了。說來年紀也差不多,像他那麽大足夠上幼兒園了。就是在這個時代也到了啟蒙的年紀,要是爹爹還在的話,說不定已經教了他不少的字,能背不少的詩句。將來也能像少南那般,是個勤奮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