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和青梅兩人趕著將晾曬在外麵的棉花一道收了進來,棉花鋪在席子上,潔白的一朵朵的,就像是散落在地上的雲朵。摸上去也十分的柔軟。
蔡氏讓青梅和青竹將棉花裏的雜物和棉籽挑出來,棉籽是預留來年要種的棉種。
家裏的幾畝地還是祖上留下來的,當初夏臨還在的時候,幾畝地照顧得很好,那時人口雖然已經不少了,但抵不住人勤快,力氣大。一家子也夠吃了。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不好了,家裏沒有主要勞力,要耕種幾畝地,明顯有些吃緊。不過今年收成還算不錯,雖然隻種了將近一畝的棉花,不過卻收了有百十來斤。
蔡氏道:“今年收成比往年好,不過聽說賣不出什麽價來。往年還能賣五分一斤,今年也就差不多三分的樣子。還指望著給家裏添置些東西。如今要還債,還得給你們弟弟治病,隻有栓緊褲腰帶過日子。”
到了第二日,蔡氏和青梅背了棉花去賣,原本一共收了一百零五斤。不過蔡氏說要彈兩套新棉被,還得給成哥兒做兩身棉襖。所以一共賣了九十三斤,每斤三分,也就兩千七百多文的樣子。兩千多文錢能做什麽呢,買一匹好的潞綢都要兩千六百文,家裏等著錢用,還要還債,這麽點錢根本算不著什麽。
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蔡氏甚至想,要不要賣掉一部分的田產。當她說出這個話時,青梅和青竹都在反對:“好好的怎麽想著賣地呀,隻怕賣了容易,以後再想買的話,又得花高出好幾倍的錢。”
蔡氏煩惱道:“不賣又怎樣呢,家裏等著用錢。這個難關得過去呀。”
青竹看了蔡氏一眼便問:“娘,大概需要多少?”
蔡氏見女兒問,便說:“不僅是要過這個冬,我想到成哥兒年紀也不小了。老是在家淘氣也不好,他又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還想著讓他進學堂裏念幾天書,長點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