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滿園老先生對於項少南似乎很滿意,他年近花甲,須發皆白,也不知還能教出幾個人才。當初向少南許諾,隻要他過了府試便寫封推薦信給他同鄉的那位大儒。少南順利的辦到了,陶老先生也並未食言,趕著修書一封,親自交到少南手裏,又再三囑咐著他:
“我這位同鄉很講究,不入他眼的人是進不了山門的。你雖然有些才氣,可有時不免有些傲氣,謹記在心,一定要耐著性子,謹慎行事。你去讀幾年書,增長點世麵,強過我教你一輩子。”
陶老先生的話少南已經銘記在心,作揖道:“先生盡管放心,學生知道的。”
陶老先生也沒什麽好交代的,擺擺手說:“你下去吧。”
少南向陶老先生鄭重的磕了幾個頭,又道:“家父的意思,讓老先生十二那一日一早前往家裏吃頓便飯,家裏人也好當麵答謝先生。”
陶滿園便應承下來了。
項少南已經定了本月二十六離家去省城,少南本沒什麽講究的,想著四月走也行,倒不急這麽幾天。不過父親永柱很信這些,特意找了個卜卦的給算了一回,又翻了黃曆,又說四月沒什麽好日子,出門在外必定也要講究些,出門求學畢竟是件大事,一點也不能馬虎,所以便將日子給提前了。
三月十二這一日,風和日麗,柳絮飛花。院中的棗樹還來不及開花,隻一樹翠瑩瑩的葉子。
白氏讓永柱去請了兩個灶上幫忙的人,買了兩隻鵝、兩隻鴨、五斤鰣魚、三斤牛羊肉,兩壇子高粱好酒。除了自家地裏出的一些菜蔬,又趕著在村中別的人家那裏買了些來,又備了些果碟子,湊合著已經十分豐盛了。
永一家子,永林一家子、明春兩口子、白顯一家子、蔡氏帶了成哥兒也來了,翠枝家住在隔壁鎮上,娘家人也是不知道的。除了這些親戚們,另外陶老先生、左森並他爹,還有賀鈞也趕來了。連帶著家裏幾口人,並廚下幫忙的,湊了四桌的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