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此孝順你母親,你的夫人與你母親又處得如何?”杜萱娘隨意問道,像這種世家子普遍都早婚,而婆媳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大難題。
“我今年二十有六,還未有訂親。”崔穎突然停下腳步看著吃驚的杜萱娘,笑吟吟地問道,“萱娘今年十七了吧?”
“唔,”杜萱娘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一鬆懈便忘記了這是古代,這種問題從一個女子口中問出來便顯得有些別有用心。“你別誤會,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隨便問問。”
“我誤會什麽?”崔穎幹脆停下腳步,用好看的桃花眼瞅著杜萱娘,唇角笑意蕩漾。
杜萱娘覺得臉部開始升溫,忙快走幾步,甩開崔穎,無話找話地問道:“你們上次是否盯上了李進?”
“是,我原本也不打算在沒有準備充分的情形下去動他,隻是上次我無意中救了一個被李家追殺的掌櫃,這個掌櫃臨死前透露,李氏一族手上或明或暗的兵力最少有十萬之眾,與西南的苗蠻吐蕃都有勾結,而這李進是這一代的家主,每年必有好幾次親自出蜀購置軍需物資,比如戰馬,精鋼,強駑,火藥,黑油等,我懷疑李家還不僅僅於此,還應該與朝廷中的一些奸類有勾結。”
崔穎眉頭緊皺,滿腔的憂國憂民,杜萱娘突然很好奇,正直的崔穎口頭的奸類到底是指楊國忠的**黨,還是李林甫一類的貪官黨。
“真正危害大唐根基的是那些手擁重兵還不斷合並軍鎮的各地節度史,他們瞞報軍士數量,私征錢糧,宛如朝廷中的小朝廷,他們一旦坐大,朝廷將無法轄製,必會禍亂四起,如果西南部再有李進這樣的對朝廷意圖不明的勢力,天下更將大亂,李進必須得動,至少也要掐斷李家開辟的果州到益州這一條走私通道。”崔穎帶著幾分毅然說道。
杜萱娘想不到崔穎居然還有這種精明獨到的見識,四年後的情形基本上被他料中,先是安祿山造反,後有史思明叛亂,大唐境內兵禍四起,幾大蕃鎮也相繼失去中央集權的控製,唐朝從此走向下坡路,再不複當年的盛世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