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換完東西後沒事幹的幾人開始瀏覽起其他兌換。
這場遊戲的勝利,一下子增加了40點文明度,現在的兌換物已經相當於人類2082年的科技,無數新奇的東西讓人光粗看一遍也要花很長的時間,但就這種粗看,也已經讓幾人發現了很多相當眼饞的東西。
例如一件2077年出產的外骨骼納米裝甲。全重隻有兩公斤,可以完美的貼合在人體表麵,根據裝備者的細微動作成倍的放大效果,光是從數據上體現出來的力量、速度和敏捷提升,已經不下於現在的李凝風。而且裝甲內部的微電腦係統還可以支持紅外視覺,熱能掃描,武器鎖定,衛星地圖,遠程通訊等等功能。當然,既然是裝甲,最重要的還是它的防禦力,資料描述上說,在其能源用盡以前,可以防禦每平方厘米一百公斤的動能衝擊,即使能量消耗完,其本身材質也不弱於一件青丘現在所穿的防彈服。
唯一讓人不滿意的地方隻有它的價格,居然高達兩萬三千點生存點,即使再經過一兩場遊戲的降價,也不一定有人能買得起。
不過,就是買得起,也不一定有人願意真的去兌換。原因在於這種納米裝甲好是好,但和總是降價相對的,在每勝利一場後,總會出現比它更好的東西,在心理上,很難讓人願意去花費大量生存點兌換一件很快就會被淘汰的裝備。
而身體強化雖然與納米裝甲比起來效果提升不大,但它卻是隻要兌換就永遠屬於自己的能力,不會有舍棄的說法,而且還會以原來的強化為基礎,不停向著更高級的強化發展。
所以因為對比心理的存在,看歸看,眼饞歸眼饞,要讓人在身體強化到達極限前去掏腰包買這個東西,還是有很大困難的。更何況在眾人的考慮中,應對每場遊戲的最佳兌換就是增強自身的能力,這比針對性很強的外物兌換泛用性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