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天還未亮,李恪就已起身,在蘭兒的服侍下梳洗完畢。拿著淵虹來到校場,沒想到有兩個人比他還要早,這兩個人就是蘇定方和劉仁軌。隻見劉仁軌正揮舞著一杆長槍和蘇定方手中的長愬戰在了一起。兩人都是不俗的名將,在武略上都有相當深的造詣。所以,槍來愬往,戰的酣暢淋漓,難解難分。
李恪見到劉仁軌將一杆長槍耍的風生水起,頓感開了眼界,見識到真正的槍法。而蘇定方長愬在手,沉著應付,劉仁軌的大槍始終沾不到他周身三尺之內。李恪知道,劉仁軌雖然槍法嫻熟,但是,蘇定方從小征戰,久經沙場,武藝和經驗都不是他未上戰場的槍法所能比擬的。是以看起來兩人鬥了個旗鼓相當,但隻有劉仁軌自己知道蘇定方在有意相讓他。
一場大戰下來,劉仁軌和蘇定方兩人都有點氣喘籲籲。雖然蘇定方刻意相讓,但劉仁軌也確實武藝出眾,彼此不免惺惺相惜起來。
李恪等兩人戰罷,方才走過去,對二人道:“定方和正則起的早啊,剛才的比試實在太精彩了,本王真是長了見識。”
兩人沒想到李恪會起的這般早,驚訝之下,看見他手持長劍,頓時明白了他來校場的目的。於是,兩人忙給李恪施禮。李恪製止兩人道:“本王適才見到定方和正則比試,忽才想到你倆還沒有趁手的兵刃,稱心的馬匹,等待會用過早膳,本王定為你二人配備好得心應手的武器和馬匹。”因為有李世民給他留下的兩大寶庫做後盾,李恪便顯得有些財大氣粗,忙不適時宜的說了出來。
蘇定方和劉仁軌都是武略出眾,想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人。當然知道一件趁手的兵刃和馬匹對一個武將意味著什麽。兩人心中一陣感動,忙伏地叩謝道:“多謝殿下厚愛,微臣感激不盡。”
李恪將兩人扶起,對蘇定方道:“定方,巳時集合王府兵馬到校場,本王有話要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