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唐朝當皇帝

第六十八章 驗屍結果

思量一宿,李恪覺得第二天親自去衙門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屍體竟然驗不出他的死因。

早上用過早膳,李恪便和陳其騎馬來到長安縣縣衙,王甫和鄧同達早就在門口恭候,見到李恪下馬,徐步上前,給他施禮道,“微臣見過殿下。”

李恪微一擺手,麵露微笑的道,“王縣令和鄧縣尉不必多禮,本王今日也是碰巧路過,聽說縣衙有一樁命案,甚為棘手,特此下馬來看看,是否能夠給二位一點幫助或者建議。”

李恪把話說的很冠冕堂皇,說隻是路過,讓王甫心裏一陣誹謗,但又不能說,“你就是故意來的。”隻能笑臉相迎。而李恪這麽說是有原因的,畢竟他歲數還小,沒有授任何實職,所以猛然插手一件案子,會被禦史台彈劾。如果說隻是順路,過來看看,那即使禦史們知道了也無話可說。

鄧同達知道李恪今天來的目的,心裏有了主意。兩人將李恪請到大堂,就見鄧同達在一個差役耳邊小聲說了什麽,差役領命而去。李恪先是問了王府關於張暉案的一些線索和進展,答案跟鄧同達晚上說的一樣,絲毫沒有任何的突破。

李恪又問,“聽說案發之後王縣令第一時間派人去傳喚張暉餘黨,可否在他們口中得到什麽線索?”

王甫知道鄧同達已經投靠李恪,把什麽事情都告訴了他,如今李恪再問他,含義不言而喻。他臉色惋惜的說,“殿下有所不知,微臣雖然及時趕了過去,但還是晚了一步,讓他們給跑了。所以,沒有得到任何的線索。”

“噢,原來如此,王縣令辛苦了,你如此身先士卒的緝捕疑犯,改日本王一定稟明父皇,給你嘉獎。”李恪語氣和藹的說道。

可是,這句話聽在王甫的耳朵就是驚天巨浪,再看李恪和氣的笑臉,王甫突然想到李恪在漢王府時的樣子,心裏一陣發寒。因為,他一個堂堂縣令親自跑去抓人,而且疑犯還給跑了,這要是讓皇上聽到了,還能嘉獎啊,不撤職已經不錯了。再說,劉夢龍和自己,想到這裏,王甫的心裏開始感到不安,他突然覺得李恪是來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