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勃勃的金夢倩喂完二柱子吃飯感覺心裏喜滋滋的,心裏宛如小鹿在奔跑,那一顆小心肝撲騰撲騰的在亂跳著,甜蜜了半天也張不開嘴,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看到桌子上半杯的白酒,一飲而盡……
酒是玉泉方瓶,下麵咱們就仔細說說玉泉方瓶的來曆:1959年,由國家商業部投資、黑龍江省政府組織下,“黑龍江省玉泉酒廠”正式成立。酒廠位於黑龍江省阿城市玉泉鎮,占地麵積15萬平方米,是國家二級企業,省級文明單位標兵,東北白酒行業的龍頭,省內最大的白酒廠家。
好酒必有佳泉。玉泉鎮是中國蒸餾酒發源地之一。早在850多年前,道教太一道創始人蕭抱珍為報皇恩,將太一道製取藥露的秘籍蒸餾法傳給金皇室。金熙宗赦令在京郊玉泉建立皇家禦酒坊,取當地玉泉水用蒸餾法釀製禦酒,中國北方最早的蒸餾酒由此在玉泉誕生。自此以後,玉泉便酒坊林立,聞名天下而近千年不斷。
五泉方瓶酒,該酒是由古金源內地,今阿城市玉泉鎮玉泉酒業有限公司生產出的國家優質白酒。該酒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成功以來,屢獲殊榮,曾是黑龍江省第一個出口白酒,曾是省政府第一個被訂為招待外賓的用酒。1978年陳雷省長用此酒招待外賓時,曾有“迎來摯友到鬆江,玉泉美酒獻君嚐,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讚美詩句。1984年該酒被評為國家優質白酒,1989年又蟬聯此殊榮,2002年被選為全國濃醬兼香型的代表酒,2004年在全國同類酒品評中又名列第一。因此酒問世時采用方形玻璃瓶盛裝,時間長了消費者忘了其真名,習慣地稱其為方瓶酒。此酒多年來一直深受北方人的喜愛,可稱之為北方名酒。
金朝建立後,因遼宋舊製,對酒實行榷酤,國家管理酒的釀造與銷售。酒在金代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女真人嗜酒,每逢節慶,必以酒助興,開懷暢飲,醉倒方休。金代釀酒技術已有新的發展,從傳統的溫水法到蒸餾法是我國古代釀酒史上的一大貢獻。朝廷設置專門機構和官員,管理釀酒。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金太宗實行榷酤,“始命榷酤官,以周歲為滿”。時間不長,停止了。大定初年(公元1161年)恢複,“設官榷酤,以助經用”。設中都(北京)商稅務司,“掌從實辦課”。大定年間,中都商稅為十六萬四千餘貫;到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稅收增至二十一萬四千五百餘貫。酒的生產和流通並非全由官辦,還允許零售的小酒商存在,讓私營酒戶用宮曲來釀酒。大興少尹梁肅奉命“招複酒戶”,增加釀酒,這些酒戶並不是完全自由的私營酒商。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世宗覺得上京的官酤酒味不嘉,下詔“欲如中都曲院取課,庶使民得美酒”。第二年,改收曲課。章宗(公元1190一1201年)在位時,中都榷曲,有的大官就效仿商賈,買官曲釀酒貨賣,有的把官釀的非商品酒也私自拿出來賣錢。後來各地又設立酒稅使司實行榷酒。在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以前,各處酒務實際上是按酒課上繳的,並非交曲課。所以到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重申改榷酒為榷曲,複設所占人員更少的曲使司。但是由於不榷酒,所以有人就私造曲,釀酒貨賣,在市場上賣的酒艮難分出是官曲釀製還是私曲釀製,糧食消耗又多子起來。到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官方就禁止私釀,統一由官府釀酒,直到釜代滅亡。宮廷中所用的禦酒,由專門酒坊釀造。暑月於冰窯造卸酒,其酒甚清冽,常被做為賞賜用酒。如南宋範成大在《桂海虞衡誌》中記載,“使虜至燕山,得其宮中酒號金瀾者,乃大佳。燕西有金瀾山,吸其泉以釀”。又有周嬋在《北轅錄》中記載,“燕山酒頊佳,館宴所餉,極醇厚,名金瀾,蓋用金瀾水以釀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