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解釋我所謂的“三不彈”之前,先用眼睛的餘光打量了一下四周,看諸葛紹會什麽時候來到。說來也奇怪,諸葛紹騎著一匹馬,竟然沒有這個家夥跑得快,如若不是這個家夥輕功蓋世那必定是他在半路上出什麽事了。
我徐徐道:“本小姐的‘三不彈’皆是為了避開無聊之人而設。第一個為‘對著牛不彈’,第二個為‘對著豬不彈’,第三個為‘對著狗不彈’。而且這‘三不彈’每個都是因一個典故而起。”
賈無道聽了頓時也想賣弄小聰明,想在美女麵前表現。他道:“哦,原來如此,‘對著牛不彈’在下倒對此典故較熟悉。它是說古時有一位叫公明儀的樂者,他善於彈琴。有一次看見牛吃草,便為牛彈了一曲,但牛卻不顧琴聲幽雅,仍低著頭吃草。後人用‘對牛彈琴’譏笑聽話者什麽也不懂。”
我看著他道:“你對這典故倒挺熟的——不過卻半點邊也沒沾上,這典故是與我有關的。”
他愕然道:“與小姐有關?這也叫‘典故’?”
我裝作生氣道:“‘典’者,經典也,‘故’者,故事也;故而我的故事為何不能成為典故?你到底要不要聽?這麽多廢話?”嗬嗬,我故意把“典故”二字的意思歪曲來用了。
他無可奈何道:“好的,好的,小姐請講,請講。”
我道:“從前,有一個女子極善彈琴。她家有一群牛,她常彈琴予那群牛聽。那群牛倒也了得,每日聽她吵雜的琴聲,竟然還能吃得下草。”
賈無道給我這麽一說,竟然有一絲的笑意,嗬嗬,笑吧,等一下你就笑不出來了。
我繼續道:“這日,她早早地起來,又要給牛彈琴。這時她發現,她的牛群中少了一頭看起來很壯的大笨牛。於是她問旁邊的牛道:”那頭蠢牛何在?‘“
我轉過臉問賈無道道:“你道那群牛如何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