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朝廷下了道震驚天下的詔令:先帝期曾經選侍過的內命婦,位在三夫人之下、年未滿四十、沒有生育、有娘家可依者、無家依而願意出宮者,都放出宮來,聽其嫁娶。
先帝廟號一個“平”字,史官載其言其行皆平,無過無功。但實際上民間對這位承平帝卻多有怨言。承漢朝自開國以來,後宮嬪妃的數目一般都在五百以下,隻有這位喜好遊樂的平帝大肆充實後宮,宮人總數計五萬,嬪禦二千有餘,宮中奢糜之風大盛。
六年前,齊略初登帝位,就有裁撤平帝後宮的風聲傳出,當時以宰相唐源為首的一批舊臣,為與太後和少帝爭執政之權,硬將此事壓了下來。
齊略加冠後逐步收回權柄,在準備一展身手的時候,又遇上了太後病發,許多事情都沒辦好。直到現在他才借著越姬產子,大皇子齊沋滿月的喜訊,以代替赦詔的形式頒發恩旨,裁撤先帝後宮。
整頓後宮,裁撤宮人在曆朝曆代不算稀奇,稀奇的是這道恩旨,連先帝曾經禦幸、又有份位的嬪妃都算在了裏麵。
我在民間的時間一久,知道這年代本來就男女失衡,加上皇宮王室公卿貴族富豪都有廣蓄姬妾之風,可稱內多怨婦,外多曠夫。齊略此舉一下就放出了一萬六千餘名適婚女子,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善舉。
我初聽這道恩旨,暗暗佩服齊略的胸襟的同時,卻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羌良人位在三夫人之下,沒有子嗣,年紀尚輕,又是滇國送進來的人,正符合外放的條件。難道他竟真的舍得將自己的意中人也送出宮來,再不相見?又或者,他會將羌良人送出來,又換過另外一個身份送回去?
齊略與羌良人的事,本是我絕不該想的,可不知為什麽,思緒飄散開來,卻似著了魔一般,竟讓我沒辦法移開心思。
我正胡思亂想,醫館外卻突然傳來一陣喧嚷,鐵三郎和張典領頭,帶著一群時常幫我打雜期門衛跑了進來,一麵跑還一麵嚷:“雲姑,這次如果你不幫手,可要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