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鳳還巢

第五十六章 返京

過了郎西關,沿途的驛站門楣上都懸了白花,館內的驛丞也冠紮白巾,腰束白帶,竟是在服國喪。我膽戰心驚,問道:“是誰崩了?太後,還是……”

“是皇後娘娘山陵崩。”

我鬆了口氣,卻又不敢置信:“我東去之前刺史府還接到了皇嫡長子出世,母子均安,賜今歲產子婦人一雉、壺酒、十錢的恩養詔令,怎麽可能喜訊傳來一個多月,皇後娘娘就崩了?”

徐恪突然急令我去曲靖與他會合,會不會是皇後駕崩影響了政局,刺史府有什麽變故?

可那也不對,承漢朝雖然不禁皇後與聞政事,但這位皇後是太後自小撫養大的侄女,天性純孝,為免與姑母兼婆婆發生衝突,一向是不理政事的。她的駕崩不可能產生足以使政局動蕩的衝擊,進而影響到南州刺史府。

我轉動腦筋,卻得不到解答,最後腦裏靈光一閃:莫不是天子夫妻情深,痛失皇後,做出了什麽不理智政治決策?

我胡亂猜測,那剛才被我詢問的驛丞也沒有皇後駕崩原因的確切情況,也用胡亂猜測的答案敷衍我:“皇後娘娘或許是產後風吧?”

“絕不可能。”

產後風多是不良生育習慣而導致的感染,自我給太後動過婦科手術以後,宮裏的衛生習慣已經照著我的提議改進了許多,生育感染的機率大幅度降低。加之皇後又是在二十五歲的生育黃金期產子,不像未成年女子生育那麽凶險,怎麽可能在產後兩個多月才鬧出什麽產後風來?

我在胡思亂想中吃過午飯,騎上驛丞換好的馬匹繼續趕路,終於在徐恪勒令的十日期限內趕到了曲靖。到了徐恪的臨時辦公地後,我才發現本該留守大理的別駕吳通和都官從事鄭會都在室內發呆,不禁大吃一驚:到底是什麽事,竟能夠讓這兩個應該主理州務的刺史府能吏,跑到曲靖來對著刺史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