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戊時,楊浩回到府中。
他尚未坐下,便有小喜遞了物件過來。楊浩拆開,邊看邊問:“小喜,你可好了些麽?”
小喜垂手,臉上微喜,道:“已經不礙事了。”
“那就好。”楊浩笑道,低頭看著信函。半響,他收起信函,輕輕的一歎。張金稱那廝,竟是又收羅了萬餘士兵,並聯合了孫宣雅、高士達兩人,據探子回報,孫、高二賊正率兵馬來援。楊善會這封信,正是為求援而來,以他區區三千之兵,能夠收複宗城,力抗張金稱的數萬匪兵,實是為難了他。縱使知道楊善會大小戰役未有敗績,但自己穿越過來,不知道會有什麽蝴蝶效應。
他令人招來來整,清河的防務,訓練新兵都是由他負責。
來整依舊是一身戎裝,走進楊浩的屋子,道:“不知王爺有何事?”
楊浩示意來整坐下,道:“來將軍,不知清河總共多少士卒?”
來整沉吟半響,道:“楊將軍帶走清河郡兵一千五百人,餘下約二千人,且多帶傷,近日又收編符合規定約五千餘人,總計六千人。但若除去傷病,不足三千。”
這就夠了,以楊善會的才能,五千之兵足以破敵。隻是清河卻是無兵可守。若是有賊人來攻清河,後果不堪設想。想到此,他當即起身,再度趕往崔家。半個時辰後,他又急匆匆的拍馬而行,趕往張家。
等他回到府中,已是月亮高懸。夜已經很深,風吹在身上,涼涼的,他的心情舒適開心。崔、張兩家願意在他領兵支援楊善會之時,奉出家丁族人協助守城,足足有一千之多。他暗暗心驚崔、張兩家的勢力,怪不得日後的大唐皇帝多加打壓。
次日,樹葉上還掛著露珠,太陽還沒有露出頭,楊浩的三千人馬已經聚齊,其中尚有五百騎兵,個個鎧甲齊備,都是崔、張兩家傾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