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早晨。
清河郡隨著雞鳴再度忙碌起來。一條條的政令接連發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楊浩貼出了招賢令。他的身邊,除卻一個張文瓘,這個有著宰相這才的少年,其他幾乎都是沙場征戰的大老粗,他如果還是一味的剿匪,而不是以招安為主,剿匪為輔的政策,恐怕這匪隻會越剿越多。就如這個世界本來的曆史一樣,雖有楊善會能征善戰,更有楊義臣一度剿滅了張金稱等反賊,可是因為政策的錯誤,反賊反而是越殺越多,形勢對大隋越來越不利。
提出這個建議的正是張文瓘,這段時間他實在是忙壞了。安置流民,給予田土,還得發放農具、種子,那件那樁,幾乎都是張文瓘一手操辦。看著瘦了一圈的張文瓘,楊浩心中著實不忍,這個少年,若是自己振興大隋,將會是自己的肱骨之臣。他怎忍心讓他累壞。
隨即,是楊善會、來整操練新軍。對於軍製,如何操練新軍,楊浩幾乎不懂,所以他將責任完全下放。這兩個男子,都是大隋的忠義之臣,他倒是十分放心。但預計月餘的練兵之後,楊浩打算是讓著兩位將軍,帶著軍隊剿滅各個山頭上的土匪強盜,經過血海的洗禮,這些士兵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畢竟,光靠練,是不能練成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的,恐怕那些剛放下農具,拿起武器的士兵一上戰場,就會刀槍都拿不穩。
但是他心中,有一個勢力,並不想去動他,那就是高雞泊的高士達。因為他需要有一股能夠牽製官軍的力量。也為了不讓他的伯伯,當今的皇上,不對自己產生忌憚之心。不是麽,楊義臣不就是被那些個奸臣以楊義臣手中掌握重兵,若有反意,則社稷不保這個理由而召回的麽?害的一代名將,楊義臣最終鬱鬱而亡,老死家中。
而那高雞泊的高士達,居然也有很默契的按兵不動。而張金稱那邊,倒是在武安與官兵鏖戰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