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立隋

第四章 長安

幾乎與此同時。

長安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

作為大隋的都城,長安其實另有一個名字叫大興。隋朝開國之初,都城仍是漢長安城,這座飽經戰亂的故城已經殘破不堪,且宮室形製狹小,加上幾百年來年來城市汙水沉澱,壅底難泄,飲水供應也成問題。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於開皇二年有一代名匠宇文愷建造,並於次年建造完畢。此人後來建造了仁壽宮還有東都洛陽。在楊廣北巡突厥之時,更是造出了觀風行殿,乃是一座移動的宮殿,可容數百人。

大興城的建造,參照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都南城,並充分利用了地勢,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平麵布局整齊劃一,形製為長方形,街道整齊,南北交錯,東西對稱,大街小巷,井井有條。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界線分明,既安全,又實用。是當時的世界上是最為巨大的城市,不過人們習慣上仍稱長安。

按理說這樣的城市,應該是有足夠的力量防守的,即使是龐玉帶了關中精銳支援東都洛陽,可是作為一國之都城,肯定會留下足夠的力量,拱衛京師。

這場混亂是來自於首都長安的最高行政長官京兆內史。此人姓衛名玄,字文升,以字行事。此人在天下大亂之後,曾上書辭官還鄉,楊廣寫了一封信給他,說:京師國本,王業所基,宗廟園陵所在。藉公老夫,臥以鎮之;朕為國計,希望您不要辭職。

衛文升頗為感動,於是留下不走,等到李淵大軍圍攻長安時,他已經是古稀老人了。

大業十三年的深秋,長安上空烏雲低垂,無數落葉瑟瑟而下,隨著淒厲的西風飛舞在長安街坊,棲棲遑遑。望著天空的那一片越來越濃重的陰霾,忍不住發出一聲淒愴的長歎。皇上久居江都不回,如今反賊日盛,李賊擁兵二十餘萬緊逼長安城,他心中深知,如今的大隋是何等的脆弱!在一片難以排遣的抑鬱和哀傷中,衛文升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