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立隋

第十六章 聖旨(上)

驚魂未定的宇文化及到達了彭城郡,準備取水道回長安。可是很快,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因為多年的戰亂,楊廣修建的大運河,多處已經不通了。尤其是彭城郡(即徐州)地靠山東,遭受的戰亂不少。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宇文化及果斷決定:奪取當地老百姓的車輛,走陸路!車輛主要用來盛美女和珍寶。至於武器輜重嘛,則由士兵來背負。從彭城到關中,路途極其遙遠;別說背著這麽多東西走路了,就是騎馬也能把人累個夠嗆。因此,將士們議論紛紛,言語中充滿怨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開始蠢蠢欲動。

此人便是江都兵變和鎮壓了沈光等人兵變的最大功臣——司馬德勘。

司馬德勘為什麽造反?

因為這位“輕薄公子”不僅沒有半點能耐,而且驕奢之狀比楊廣有過之而無不及。

宇文化及不僅將楊廣的六宮嬪妃都據為己有,而且龍舟隊的一切排場都刻意模仿楊廣,可是,他卻沒有楊廣的那番才能,僅是他在日常政務中的表現就足以讓人大失所望。

他每次進入大帳的時候,總是大大咧咧地麵南而坐,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帝王。更令人憤怒的是,他架子雖然擺得很大,可百官凡有進奏,他卻一概保持沉默,什麽話也不說。

這樣的沉默是代表睿智和深沉嗎?

不是,他的沉默並不是代表他的睿智和深沉,而是胸無韜略、不敢決斷。

每次下帳後,宇文化及馬上會召集唐奉義、張愷等一幫心腹,商量百官所奏議的事,等別人幫他出了主意,他才命人擬就相關詔書,拿去讓楊倓簽字。

大夥把腦袋別在褲腰上搞政變,到頭來擁護的居然是這麽一個既驕矜又無能的笨蛋,怎能不令眾人齒冷血熱?!

司馬德戡第一個跳了起來。他埋怨當初主張擁護宇文化及的趙行樞說:“我被你害慘了!當今要撥亂反正,必須依靠一個英明的領袖,可宇文化及昏庸愚昧,又被一大群小人包圍著,大事必敗無疑,你說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