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漃滅兄弟的連續打賞~二更定時送達】
當特科在顏執家中嚴謹周密地部署之時,扶蘇已經要帶著嬌妻回家了。歸了娘家三天,扶蘇好生陪著,一路上諸多繁文縟節雖是沒有,可同樣惱人的卻是一大幫子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親戚盯著自己這問問,那問問。扶蘇又不好做不耐煩的樣子,不過好在這樣的時間持續沒有多久。王賁便帶著扶蘇和一大幫子爺們談起國事來了。
與會的,不是一大幫子老頭。而是剛剛行冠禮的年輕家夥居多。王賁親自帶著扶蘇過來,用意自然不言而喻。這些都是王賁故舊親戚的後輩,皆是有些才能的。此次帶過來,名義上是說討論國事。其實是給這幫人一個入仕的機會,同時也是給扶蘇一個選才的機會。
此時的秦國選拔官吏的方式,有耕戰仕進、學校培養和鄉裏推擇三種,最為主要的,是軍功。也就是說,文武百官,加官進爵都是以軍功計算的。這樣一條法子讓平民終於有了一條躍龍門的機會,可謂造福萬民。可同時,這樣一個選才製度在和平時期集中暴露出了其不利之處。
秦國所謂暴政,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秦朝嚴苛的法律。秦國完善有效的法律體係支撐了秦國崛起兼並天下的道路,支撐了秦國百年的征戰天下。這樣的一個完善的體係,使得秦國的官吏廉潔,行政製度快捷有效。
可這些法律的設置是在戰爭年代設立的,考慮是在戰爭時代下的背景。這樣一套法律體係運行到和平時期的時候就暴露出了巨大的問題。尤其是秦隴巴蜀地區適應百年的秦法在原班不動,一字不改運行到山東六國的時候,問題暴露出來的就更多,更嚴峻了。
首先是六國百姓極難忍受這樣一個終生隻是為了種田、打仗的法律體係。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便是秦朝整個官僚體係的迅速腐化。從最上層的窮奢極欲到最下層的腐敗,秦朝的國本從根基處開始被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