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八營剛剛亂起的時候,離它最近的城中陸軍第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駐地,蔡濟民正親自帶隊領著一群荷槍實彈警戒的士兵在營中來回巡邏警戒。
“長官好...”
“你好...”
路上遇到的士兵皆是對他敬之以禮,便是那尋常與他不甚對路之人,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二十九標之內,若論起威望,此人可不必三個管帶差上多少,尤其是自從四川保路起義以來,二十九標被抽調了兩營入川之後,雖然他的職位沒有被提升,但是事實上已經在兼任第二營的管理事項了!
別看這蔡濟民有些矮瘦,甚至在曆史上聲名不顯,實際上若不是其人性格良善、不喜爭權奪勢,再加上英年早逝,在後世的曆史上必該書下重重的一筆了!
蔡濟民,原名國楨,字香圃、幼襄。黃陂蔡家榨人。少通經史,善詩文。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入湖北新軍,後入湖北陸軍(特別)小學堂。不久,任陸軍第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排長等職。1906年參與組織日知會,又先後參加共進會、將校研究團、群治學社、文學社,並經查光佛介紹加入,任中國同盟會湖北分會參議部長。四川保路運動進入**時,竭力促成共進會、文學社聯合,製訂起義計劃,可以說是武昌起義的領導者之一,也是少有的幾個逃脫了滿清追捕的領袖。
1911年10月9日,起義計劃暴露。10日晨,彭、劉、楊三烈士被殺,形勢緊急。因俄人巡捕不慎將印有其姓名的那一張名單撕掉了一腳,剛巧那一腳所書的正是他的名字,因此蔡濟民僥幸的躲過了滿清的逮捕,痛心的潛伏了起來。今日早些時候,城中局勢混亂,自總督府跟第八鎮排除的抓捕隊到處在城中搜查、逮捕名單上暴露的起義指揮。上午僥幸沒有暴露的他在二十九標官長會議上借口預防城中他處新軍作亂,建議給士兵發足彈藥,加強巡邏,以應付非常情況。得了命令之後,他便武裝二十九標之內心向革命的幾隊士兵,並且派遣了嚴中直等三人前往城中各處,希望能夠聯絡上城中其他各營的起義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