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超陸權強國

第九十九章 鹽業(4)

曆史上應鹽曾經有過兩次大興之舉,一是天平天國時期初期,因為淮鹽、川鹽難入鄂中,應鹽曾經一度奪下鄂中半數份額。而另一次則是辛亥革命時期,伴隨著滿清大軍南下,為徹底打壓湖北軍政府,朝廷下令禁止淮鹽、川鹽入楚,尤其是四川(河蟹)獨立前的10.11兩月,雖有徽商、洞庭商幫偷運私鹽入楚,無奈江麵有那海軍封鎖,所運之鹽僅能解除武昌三鎮之需,遠遠滿足不得整個湖北以及隨後響應革命的湖南所需。而這時應鹽再一次迎來了大興之機,可惜內有江湖幫會盤剝,大多鹽商缺少資金以及軍政府支持、加上練鹽之技術嚴重落後,外有徽商、洞庭商幫打壓,僅能重新占領鄂中、影響臨近的鄂北、鄂西之地,雖有四川光複之後,又遭遇川鹽入楚,短短一月之間失去了方才占領的全部領地,再一次失去了崛起的機會!

李漢對於這應城不甚熟悉,不過對於這應城鹽業史卻是知之甚深,蓋因他的爺爺李正樹曾經是第三任湖北省長,也是那位親手打造了應城鹽業的張體學將軍的警衛員,他曾跟在張體學將軍的身邊,親身經曆了從1957年發現應城地下埋藏的280億噸超大型岩鹽礦藏到1965年之間的應城鹽業發展,雖然不曾參與其間,不過從他還小的時候,爺爺便經常在他耳邊提起這件令他感覺無比驕傲的事情,二十多年下來,導致他想忘記這應城鹽業史都困難。

“大帥您的意思是.....”

鹽業利潤之豐厚,實在不是外人所知道的,尤其是這個年代,從生產到銷售之間,鹽業至少能夠產生高達800%以上的暴利,便是扣除了生產成本以及各地江湖勢力的盤剝,也能餘下近400%以上的暴利,因此越是實力強勁之鹽商,越能從中獲得巨額之暴利。當然,這裏所言的乃是私鹽,並不是得了朝廷許可專賣的官鹽,因此帶有的危險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