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郝書記的話,劉東哭笑不得。他要不是真想要這塊土地,哪裏用得著在郝書記這裏墨跡?對於郝書記說的土地都賣了,去哪裏開廠的話,劉東更覺得好笑。
當然了,這也不能怪郝書記不懂的變通,實在是這個年月,可能還沒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土地置換這種方法,按照正常的情況,起碼要九十年代才會有人提出。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大家才會發現,土地與土地,也是有不同的。
就象這個位於三環以內的一大片土地。要是後世,隻有腦袋被驢踢了的人,才會在這麽高地價上建造一家紡織廠。隨便開發個樓盤,亦或者是做成商業區,這大把的銀子就能進帳,何必去做吃力又不討好的實業?而且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實業,這根本就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
但現在,大多數國人卻沒有這樣的想法。這土地不拿來蓋廠房,能拿來幹嘛?種地?這地也不見得會肥沃到哪裏去。所以,也怪不得郝書記說劉東在扯淡。腦子裏麵沒有那個念想,當然不會覺得土地有多麽的珍貴。
別說郝書記了,就是土資局的那些人,現在明白土地就是金錢的道理的也可能沒多少。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和郝書記隨便就這麽說一下,就弄來了三百畝的土地,而且以後要是擴建,完全可以把三千畝的土地全都弄去。這便宜,可是占得太大了。
劉東不管他們之前有沒有這個概念,但現在,他卻要把這個概念給說出來。因為他看到郝書記和周秘書長那模樣,就知道後世為什麽那麽多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協議,最後都簽訂了。那是因為,這些政府職能部門的人,根本就沒有把土地當成一回事兒,亦或者是明明知道是怎麽回事兒,卻偏偏要裝作不知道。
做為一個重生人士,劉東雖然見不得有多高尚,但有些事情,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能做的,還是要做一下。尤其是現在那種賣廠房不算地皮價值的事情還幾乎沒有的時候,劉東要首先這麽做了,並不會觸動那些龐大的利益團體。對於自己也沒有什麽危害性,還會引起高層的注意,知道劉東是個厚道人,不愛占國家的便宜,對於劉東的正麵形象來說,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