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東知道了日本人突然一筆資金流把美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後,就知道當初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要是日本人沒有對付自己資金的意思,哪裏會隱藏起這麽一筆資金。還好有美國人在前麵頂缸,要不然這次自己可就要虧死了。
日本人這麽一手,也讓林家兄弟看到了這資金碰撞的凶險。日本人不是綿羊,而是豺狼。還是老板劉東看得清醒,及時的避免了這麽一次損失。
既然日本人對自己已經開始留意了,劉東當然不會還傻兮兮的上前找抽。他的資本相對於這些財團來說,還是相當的渺小,想要正麵的和他們對抗,這條路還要走很遠。
既然在金融上占不到什麽便宜,劉東就把重點放在了挖牆腳的行動當中。雖然之前已經挖了一個完整的塗層技術團隊,又陸陸續續的接收了一些其他學科的專家。但對於劉東未來的計劃來說,這點人才還遠遠不夠。既然金融方麵占不到什麽便宜,自然要把重心轉移到實業上麵來。
這些人才,雖然在日本來說,比較多見,好像不怎麽稀罕。但是,對於現在手頭上一窮二白的劉東來說,那可是稀罕的東西。雖然他有錢,自己也有技術,但是,對於整個大工業來說,他現在所擁有的僅僅是冰山一角,需要的人才還遠遠不夠。
現在有那麽好的機會挖牆腳,他當然不能錯過了。最重要的是,現在挖這些人才,並沒有什麽強勁的競爭對手。在金融市場上,是風起雲湧,但是這實業科技上,就沒有那麽激烈。
美國人看上的是日本人的錢,而不是日本人的人才。對於這些人才,除非在國際上都能叫的出名號的,美國人才會正眼看。一般的人才,他們是不會太過在意。畢竟,要說到科技實力,美國人才是這方麵的大拿,日本人,還差得很遠。
既然打定主意要加大力度挖掘日本工業方麵的人才,那僅僅是吳一平在日本坐鎮,顯然就是不夠的。雖然日本那邊的東方工業公司,經過半年多的發展,在日本也算是有些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