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東的想法是基於對老戈的了解上才做出的這個結論。可惜,這個結論是後世下的,現在的老戈,華夏的高層對於他並不十分熟悉。
由於雙方高層之前的一些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對於蘇聯的情況了解得不多。華夏高層對於蘇聯的印象就是強大,非常強大,無論是遠東地區的兵力威脅,還是世界上兩個陣營之間的對掐,都表現出了蘇聯的強大之處。
尤其是近幾年,華夏改革開放之後,對於美國的了解也越發的深入,完全能感受得到美國那滔天的氣焰。可就是這麽強大的美國,在歐洲的勢力都不斷受到蘇聯的威脅,全球局勢也處於防守階段。
從這點就能看出,蘇聯到底有多麽的強大。對於這麽一個強大的近鄰,到底應該用什麽樣的態度來麵對,是一個很高深的課題。雖然這兩年,蘇聯對於華夏的態度有所改變,老戈也不時的發表一些友善的言論,但單就靠這點,並不足以認為,蘇聯和華夏的分歧變小了。
所以,對於劉東主動提出去蘇聯活動,老爺子的心裏也沒有底。當然,劉東這個建議也不是不可行,關鍵就在於,劉東到底需不需要冒這麽個險。去了蘇聯到底能夠得到多大的好處,這才是關鍵。
如果他過去,僅僅是做一兩件平常的買賣,那根本就不劃算。到了他們這個層次,如果做生意沒有一點政治利益,僅僅是單純的買賣,並不足以讓他們動心。
看到老爺子顧慮重重,劉東開口說到:“爺爺,可能你們對於蘇聯的重點觀察是在軍事和國力上。但我作為一個商人,我對蘇聯的觀察卻在於民生上。在我看來,蘇聯的民生問題,處理得並不好。如果我過去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小麻煩,那麽,對於雙邊關係的推動有著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