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那個抓瞎的想法,並不隻有他一個人。說實話,對於基層,別說劉輝這樣的三代,就是二代劉勝利他們,都做得不夠好。因為劉家的人,升遷一直都是在國家部委裏麵,別說基層的鄉鎮,就是地級市,劉家的人也沒有下去過。
這樣的情況以前來說,並不怎麽致命。但以後,就不行了。到了高層,沒有基層的工作經驗,基本上就上不去。十年之後,在中政局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基層的工作經曆。
而這個,現在來講,就是劉家人的硬傷。老爺子現在固然是副國級的領導,但那是在特定時期的特定事件,就是這個副國級,也是算在二線的,真正的權利並不比那些一線的人強。而現在劉東的大伯雖然是上了正部級,但要想跨越那條線,已經非常的艱難了。
所以,劉家要想在國內政治方麵保持這種影響力,就必須要有人下基層。二代們的事業是已經定型了,所以想要下去也很不容易。因為按照他們這樣的級別來說,就算下去,也是省部級的,處級廳級這個階段,是已經丟失了的。
好在現在劉家的三代們的級別並不高,下去也能真正的下到底層去,這樣對於履曆的豐富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但就是因為二代們沒有這方麵的經曆,所以劉家的三代就算是想要取經也沒有對象,間接的有礙於基層的工作發展。
這個問題,在劉東重生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但在當時,就算說出來也沒有任何的用處,因為劉家的嫡係二代,已經走到了高位,說出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而他們的升遷,雖然也有過下基層,但那所謂的基層僅僅是機工部內部的那些部門基層,地方上基本就沒有經曆過。
這也算是劉家的一個薄弱環節,好在現在老爺子聽取了劉東的意見,把劉家的勢力慢慢的挪出了機工部,然後三代頂頭的那幾個人,都已經下去了。而劉輝,還要在部委裏麵熬一下資曆,等到他上了正處,就應該會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