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欽的糾結自然不會表現在臉上,所以一旁的劉東根本就不知道葉利欽心中在想什麽。但是,劉東也在盤算著,要向葉利欽申請去考察設備製造工廠。
雖然不知道蘇聯到底打算賣給自己哪一代的設備生產技術,但是劉東相信,蘇聯絕對不會把第一代的設備製造技術賣給自己。要真賣第一代設備製造技術,那可就真是在打臉了。這第一代的技術,華夏早就吃透了,而且創新能力也不錯,甚至弄出了一個一代半的技術,雖然達不到二代的技術,但好歹比一般的一代要強上那麽一些。
蘇聯要想真心實意的做生意,怎麽的也得把第二代的技術設備拿出來吧?而蘇聯的第二代製造設備技術,那也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國內現在主流的技術也是在這個範疇之內。但那些依靠國產產出來的產品,和蘇聯的二代技術,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這點差別,就在於思路上。
要知道,華夏的第一代設備製造技術,原本就是蘇聯的技術,但後麵蘇聯的專家全都撤回國了,沒有那些專家,雖然依舊把第二代的技術給弄出來的,但還是有一些彎路。現在既然有第二代原產的設備製造技術可以買,當然要挖過來,就算和國內的那些廠家的產品對比,也是很好的事情,說不定就能找到第三次技術的突破口。
而對於第三代技術,劉東根本就沒指望能夠染指,第三代的技術,現在是國際先進水平技術。除非蘇聯人腦子被驢踢了,才會想把這麽好的技術給拿出來,要真拿出來的,依靠成本優勢,劉東能在國際上大殺四方。
當然,劉東根本不會想到,葉利欽還真有賣出第三代技術的打算。因為有了第四代產品,蘇聯自然不會對三代的產品還有很大的興趣。要劉東的價值足夠大,他們倒還真不介意出賣這樣的產品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