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神兵天子

第十九章:武侯遺法

不說啥廢話,第二更送上

————照例求收藏及拜紅票的分割線————

車馬轔轔,不停向西南進發。不幾日間,眾人已經遠遠離開大興城,出隴右而到達五丈原。自古以來,這裏就是連接漢中與關中的戰略重地。從此就分出了兩條道路。一條是平坦大路,繞秦嶺,臨渭水,直通大興城下。另一條曲折狹窄,穿秦嶺而行,那就是著名的子午穀小路了。

楊昭揭起車窗布簾,遙望那青山綠水,一時間不由得思古之幽情大發。悠悠吟道:“丞相遺跡何處尋?五丈原上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梵清惠“咦”地輕呼,回身過來笑道:“小王爺這首詩融寫景而舒情,卻是別開局麵。尤其最後兩句,情真意切,催人動容,真是難得佳作。”

楊昭心中得意,暗道:“當然好詩了。這是詩聖杜甫的作品,能不好麽?”口中謙遜道:“文字遊戲而已,教梵仙子見笑了。唉,可惜諸葛武侯雖然畢生鞠躬盡瘁,究竟理民為長,將略為短。先是誤信馬謖,致有街亭之失。隨後又因為過分謹慎小心,不用魏延的子午穀之計。以至於六出歧山無寸土,北伐中原枉徒勞。可惜啊可惜。”

坐在旁邊的小尼姑玉顰眨巴眨巴大眼睛,問道:“楊哥哥,諸葛亮人家知道。可魏延又是誰啊?還有,那個子午穀之計,究竟是怎麽回事?”

連日趕路,大家都坐在車上朝夕相對,總不可能像個悶葫蘆般整天不說話。玉顰年紀既輕,又是生平頭一回出門,真是看見什麽都覺得新鮮,什麽都要問個為什麽。楊昭年紀和她相近,說起話來比較沒有顧忌。兼且是穿越人的身份,相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講,絕對是博聞強記,見多識廣。幾天下來,玉顰這小尼姑,對楊昭已經是崇拜得幾乎五體投地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