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被沈惟敬擺了一道,俘虜又逃了,日本人這下算是徹底急了,惱了,爆發了。
原來早在倭寇於釜山登陸,兵進漢城之時,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捕,朝鮮王室人員便分路逃亡。
李昖及大臣北撤西北平壤、開城,臨海君李珒則從漢城直向東北的鹹鏡道,順和君自鐵原、大嶺至關東一線後移。途中,順和君聽到日軍一部從慶州轉向海州地區運動,遂改變原先計劃,沿著朝鮮半島東岸崎嶇山道,再北上鹹鏡道,終於跟臨海君李珒、王妃樸氏在會寧會合,躲進城去。
可是他們前腳剛到,後麵加藤清正的大軍也殺奔過來,直接把他們這一幫子王室成員給一勺燴了,全都成了俘虜。
加藤清正問清了每個人的身份之後,不禁大喜過望,知道這些人的身上,大有文章可做,便派人押解著這些戰俘去了漢城。
宇喜多秀家自然也清楚這些人在手上的話,日本首先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就算是戰事稍有挫折,有這些俘虜在,也能和朝鮮談判。
可問題是他太自信了,也覺得對方的身份不低,應該給予應有的禮遇,雖說是戰俘,但是除了人身安全之外,朝鮮王室的待遇可著實不低。
隨後明日和談,涉及到了這兩位王子,宇喜多秀家聽了小西行長的話,將二人又送往了平壤,結果在半道上居然被人給救走了。
臨海君和順和君脫此大難,也不敢在朝鮮境內停留了,聽說李昖就在寬奠堡,便一路北上,希望能托庇大明,保護周全。
朝鮮王子被救走了,豐臣秀吉惱了,先是去信把宇喜多秀家臭罵了一頓,責令他立刻追回。
宇喜多秀家也不敢怠慢,立刻下達了命令給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兩個,讓他們限期追回。
加藤清正這會兒正在向北攻略,一聽當初他抓到的俘虜逃了,登時大怒:“小西行長那個卑賤的商人真是什麽事都做不好,朝鮮王子居然能在他的眼皮底下逃走,真是無能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