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熙年第一次見到淩阮二人的時候是在他十四歲的那一年。
在久遠的記憶裏,已經忘記了到底是因為什麽事情而挨了爹爹的罵,他賭氣跑出家門,一路沿著鼎門街往南,在榆樹和槐樹交錯的陰影裏,一路奔跑經過宣風裏、淳風裏,跑過通津渠上的大橋,路上偶爾碰見一些人,但是他們一般都是要去一個裏坊以南的大同市的,買花遛鳥,各有樂趣的悠閑的看著一個少年滿腹怨氣地跑過去。柳熙年一邊跑一邊回頭看,竟然沒有人追出來,娘親、管家大叔、家丁……一個都沒有。於是柳熙年更加生氣,跑的頭也不回。
十四歲的柳熙年還沒有世家公子的氣度,還不會擺出波瀾不驚不動如山的姿態,隻是生氣了便要找東西出氣,氣傷了自己觸怒了他人也在所不惜。
覺得所有人都這麽討厭,每個人都很讓他生氣。
爹爹剛愎自用,娘親助紂為虐,其他人沒有漁翁之利也一樣作壁上觀。
為什麽……沒有人站在自己這一邊呢?
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麽總是會為了一點點的小事情而有著滿腹的委屈。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並沒有接觸到很大的事情的機會,於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在那時候的人的眼裏也成了滔天的大事情。
委屈、憤怒、怨恨……所有的情緒都混雜到一起,使得少年奔跑著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多麽強烈的疲倦。
他沿著鼎門街跑出了定鼎門,在城門外的原野上撒丫子,跑得直衝衝。
這樣的衝勁,恐怕是看見了前麵有一棵樹,想要停下來的時候估計是已經撞上了。
他沒頭沒腦地衝,自然是要出事情的。
他撞上了一個少年。
一瞬間天旋地轉,幾番變幻。
於是那少年就和他一起倒在了河邊的草地上,又滾了幾滾……他還壓在少年的身上。
這時的柳熙年正在氣頭上,根本就不想去理會被撞倒的少年,甚至看向少年的眼神都有些惡狠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