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國。
這個看起來像是胡說八道的信函如果不是老康給自己,自己一定以為是個笑話。可是老康肯定不可能跟自己開玩笑,每次他看到自己的眼神,就像看到了蒼蠅一樣。
雖說自己成績不好,但是也不必那麽鄙視自己吧?
想到這些,他總是埋怨父親當初的錯誤決定。
自己小的時候,父親把自己送去踢球了。那時足球剛剛職業化,父親覺得兒子踢足球能掙錢,就把他送到了足球隊。可是誰知中國足球發展的這麽迅速,這還沒幾年的功夫,中國足球就一篇欣欣向榮的樣子,甚至有資格去競爭世界杯決賽圈的門票了。按理說足球發展的好不是什麽壞事,可誰知對趙亞寧來說,完全就是一場災難。
趙亞寧是本省人,上的也是省隊辦的足球學校。雖然這幾年甲A省裏沒有怎麽出成績,但是國企讚助的球隊有錢,有底氣,也有耐心,省裏的青訓那是全國都數一數二的,而趙亞寧在這個數一數二的足球學校裏,水平也是數一數二的。
可是讓趙亞寧一直不解的是,從小到大,他很少入選國少,國青這樣的隊伍。如果說一次兩次是國家隊同類型人才過剩,但是好幾年總是與國字號球隊失之交臂,就讓他有些納悶了。
這裏麵一定有問題。
父親找人請客送禮,才從教練那裏得到了一絲口風:進了國字號的球隊,那就是國家隊的明日之星了,說不定過兩年就是甲A賽場上的大球星了,甚至還有可能有出國深造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哪裏是什麽人都能輪得上的?
技術是很重要,但是和隊友關係是否融洽,是否服從教練指揮,是否適應戰術,也是很重要的啊。
至於怎麽和隊友教練搞好關係——教練很細致的講解了過程:想在體校裏脫穎而出,得有體校教練的支持吧?那麽多孩子,憑什麽就支持你家孩子?不給點培養費,憑什麽重點培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