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中喧鬧的這幾天,越然在朝堂上一樣得不了清淨。臣子們個個誠惶誠恐,怕受這件事的牽連。私底下,他們也都猜測著,那日同皇帝一起乘坐龍攆之人的來曆。
他們越是這樣,越然越是不願意再把禦逸拉出來給他們看了。
也正逢著黎國那邊一直傳過來加急的消息,所以給禦逸加封這件事,越然也就暫時不提了。
越然命人暗中查出的與黎國和皇後串通的幾個大臣,越然也都做了妥善的處置,對其餘的人,也都是盡量安撫,沒有過多追責。
經過這次的事,朝中再也無人敢提要發過書參與黎國內亂之事,越然也頒下旨意,全國所有的兵營都做好準備,按照老將軍萬榮昌的調遣,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百草寺之亂過後的第四天頭上,刑司長司葛斌上報說,蘇遠已經招供了。
這些日子,太後單影奉一直幫著惠妃理順後宮的事情,而上皇越彌則每日都往刑司衙門跑。
蘇遠的父親和爺爺都在外麵鎮守邊陲,越彌怕他們聽到自己的後人犯下如此大錯之後再做出什麽傻事,所以想盡快從蘇遠口中問出個緣由來。
越彌見到蘇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他祖輩的功績說起,直說的蘇遠涕淚橫流,最終講出了真相。
原來當年皇後嫁入赤焉國時,蘇遠是迎親的護衛長。從赤黎邊境到赤焉皇城,期間車馬走行了也有二三十天,就在這二三十天之中,蘇遠竟犯下了天大的罪過。
那年蘇遠正是三十出頭的壯年,迎親的隊伍一路走走停停,住宿的地方都是當地官府精心準備的。那日他們正行到一個小縣城,縣城的主事官員便將他們一行人安排在自己的宅院中住下。
夜間,蘇遠巡查了守衛,閑著無事,便四處閑逛。不想這小縣城的小小官員,家宅卻甚為闊綽。他一路欣賞著庭院,繞來繞去,繞到了後院花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