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帶著磅礴的氣勢一路墜下去,半邊的天被印染得通紅。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吹入簾裏,惟有惹衣香。
阜遠舟和阜懷堯離開府尹府之後沒有立刻回宮,也沒有巡視京城的情況,而是在街道上走了起來。
不想家事國事天下事,就這麽兩個人放鬆地靜靜走著,然後繞啊繞,繞到了狀元橋邊。
橋頭,孔夫子的石像高高立著,兩岸桃花碧水上,灼灼欲燃,垂柳交映其中,碧綠盎然,夕照揮灑在江水上,河麵被印染成燦爛的金紅色,粼粼波光閃爍,瑰麗美妙。
不少的書生在橋上徘徊,遇見認識的,彼此心照不宣地笑了笑,還有些坐在橋邊的石椅上,借著尚亮的天色在溫習,簌簌鋪落的桃花花瓣飄到了書頁上,使人會心一笑,輕輕抖開。
京城邊本有一條嵐江繞著大半個城,充作了護城河,就是隔十幾年會有個汛期,水位暴漲,造成沿路災情屢屢告急,早幾年也經曆過一次,沿途百姓受災甚重,阜懷堯和阜遠舟親自上陣救了災,然後一商量,幹脆丄稟先帝,耗了五年時間鑿了一條大運河,把嵐江的水引進來,穿城而過,幾乎將京城一分為二,不僅把江水分流,還將水運引入城內,做起了不少水上茶館酒館之類的生意。
運河上建了十幾座大橋供人行走,其中最大的就是狀元橋,因為這座橋是由工部尚書丁尚源執筆構圖、阜遠舟督建、楚故親自帶上人馬修建的,兩少一老,三位都是出了名的狀元爺,所以書生們覺得能沾沾喜氣,在考前喜歡來這裏走一遭,先帝聽了,就禦筆一封,把這橋取個名叫了狀元橋。
阜遠舟和阜懷堯在狀元橋邊的水上飯館望日居裏要了個雅間,打開窗子,正對落日江景桃花飛橋,一影素藍,一剪雪白,伴坐其中,不覺間,盅酒在瓷白的杯中漸少,天色搖搖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