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國時聽說過一位名叫黑格爾的哲學家,他有一句名言,‘存在既有道理’。我鬥膽用這句話反推,孫先生領導的同盟會起義屢次失敗,那麽其中自會有必然的原因。我們華夏也有一句名言,‘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既然屢屢失敗,為何不深思原因,力求尋出其他可行的方法呢?”吳紹霆不疾不徐的說了道。
青年心中有一種感慨,他覺得吳紹霆的話十分切中要害。為什麽屢次起義卻屢次失敗呢?革命黨人究竟有沒有檢討失敗的原因,或者說檢討出解決問題的結果呢?
他暗自歎了一口氣,繼而又問道:“這麽說,你認為孫逸仙不配領導同盟會?”
吳紹霆笑了起來,道:“先前先生問我為什麽孫逸仙不能被稱為英雄,其實我的回答僅僅是個人觀點而已,這無非是每個人心中對英雄界定的不同罷了。”
青年有些詫異,甚至顯得有些迷惑不解。
吳紹霆又道:“我上述的回答,嚴格的來說針對孫先生所代表的革命派,並非是孫先生個人。至於同盟會是不是該由孫先生來領導,這個問題我可回答不上。但是正如先生你所說,革命是在探索,孫先生能夠當此重任,率領我輩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這份膽魄和精神也值得天下人敬仰。”
青年深深點了點頭,深以為然的說道:“正是這個道理呀。”
吳紹霆說道:“話說回來,孫先生若不入地獄,誰有能入地獄?誰又敢入地獄呢?因此,這便是孫先生的偉大之處。隻可惜,在下並不曾看到英雄之舉呀!”
青年再次認同的點了點頭,心中也釋然了不少。
“吳公子有這樣卓遠的見解,難能可貴呀。那吳公子對如今我國革命形勢有什麽看法呢?”他再次問道。
吳紹霆這時覺得有些奇怪了,他原本隻以為這青年是一個受革命思想熏陶的留學生罷了,可是對方一而再再而三談論革命的話題,難不成是同盟會成員?不過,就算是同盟會成員也很正常,同盟會發展至今早已枝繁葉茂,基層成員多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