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報道的老兵一共隻有四個人,看上去都是上了年紀了,最年輕的差不多都有三十歲以上。照例他們先自我介紹了一番,分別是一隊隊正李文啟、三隊隊正王利發、四隊隊正陳群、八隊隊正王雲。
“怎麽就你們四個隊官?”吳紹霆疑惑的問道。
一個哨完整的編製是轄下八個隊,每個隊不包括隊官在內是十個士兵,也就是說一個哨算上軍官滿編的人數應該是八十九人。
“吳大人有所不知,咱們山字營以前叫幹字營,是貴州都督馮子材的麾下。據說還曾經跟法國人打過仗的。後來幾經周折,咱們營就劃歸在廣州防區,還改名為山字營。從那個時候開始,五個哨的編製就沒有滿過。”年紀最大的李文啟在哨裏待得時間最久,自然對部隊的曆史有所了解,這個時候忙不迭的就講述了出來。
吳紹霆有些意外,笑著說道:“原來怎麽山字營還是英雄部隊呀。”
在二十一世紀,隻要念過中學的人都知道清朝老將馮子材抗擊法國侵略者的事情,雖然這場中法戰爭在馮子材與黑旗軍協同作戰之下取得了勝利,可最終卻成就了一句刻骨銘心的諺語——“不敗而敗、不勝而勝”。
李文啟笑嗬嗬的說道:“吳大人,其實大夥心裏都有數,反正其他哨的哨官大人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哨滿編,要不然每個月就會平白無故少了許多利是呢。”
吳紹霆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李文啟所說的就是吃空額的事情。他沉了沉氣,進一步問道:“咱們後哨現有多少兵員?”
三隊隊正王利發以前考過秀才,在哨裏一直是管後勤雜務這一塊的,他連連回答了道:“大人,目前一隊是五個人,二隊是四個人,三隊是四個人,四隊是五個人,五隊是七個人,六隊是五個人,七隊是六個人,八隊是四個人。全哨不算軍官在內,兵士一共正好是四十人。”